信用卡合理催收项目实施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信用卡合理催收项目实施方案

投标人应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内容和顺序,对完成整个项目提出相

应的技术实施方案。对含糊不清或欠具体明确之处,评标小组可视为

投标人履约能力不足或响应不全处理。技术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

一、对项目的理解

(项目概述、目标、服务范围、甲方的义务及配合条件)

合理催收,是指发卡银行为追偿持卡人欠款作出真诚努力的催收。

其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催收的次数和期限应符合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

的要求,即“两高”2009年《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

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六条,“两次催收”

和“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二是基于一般社会经验和当前技术水平,

催收通常能够保证到达持卡人;三是催收的途径在合同义务要求范围

之内即可,在持卡人预留联系方式变更或全部失效的情况下,无须要

求发卡银行寻求预留之外的其他联系方式进行催收。理由是:

(1)从要件设置的目的看。理论上通常认为,刑法设置“经发

卡银行催收”要件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刑罚介入的范围。因为“恶意

透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仅源自于行为人本身的不法行为,还同

时与信用卡透支业务自身的经营风险密切相关,并因此区别于其他信

用卡诈骗方式,故对此类行为应限制刑罚介入范围,而更多以民事、

经济手段解决。如果实际办案中对发卡银行的催收不作合理性的要求,

而仅需形式上有催收行为即可,就会弱化甚至架空催收行为的认定。

(2)从合同义务的范围看。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

十四条的规定,持卡人应当向发卡银行提供真实的申请资料,并在通

讯地址、职业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书面通知发卡银行。也就是说,在

发卡银行预留真实准确且有效的联系方式,是持卡人应尽的义务和责

任。基于此,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发卡银行催收时,以持卡人预

留的联系方式送达催收通知即可,而没有义务在合同约定范围之外单

方去穷尽所有可能联系到持卡人的方式。特别是持卡人单方变更通讯

地址后,只要其按照预留联系方式进行了合理催收,即在法律上履行

了本方的义务,催收不能的法律后果就应当由持卡人承担。

经发卡银行催收”并不要求催收行为到达持卡人

发卡银行的合理催收,并不等于实际上必须催收“到”持卡人。

只要发卡银行对催收作了真诚努力,即可视为达到了刑法规定的要求。

(3)从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看。在明确本罪的“催收”应

是“合理催收”的前提下,刑法就无需苛求发卡银行必须有“催收到”

的实质结果,因为“合理催收”本身即足以达到限制刑罚介入范围的

立法目的。如果法律的本意是侧重于“催收到”的实质结果,“两高”

《解释》第六条就不应将“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

收”同时作为认定“恶意透支”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依据。因

为在持卡人有意“逃避银行催收”的情况下,又要求发卡银行必须催

收到持卡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悖论。

(4)从构罪要件的关系看。不可否认,实际中有持卡人可能出

于客观原因,如因搬迁或出差没有收到发卡银行账单、催收文书,或

者因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等,导致虽有发卡银行催收但未能及时还款。

对此,有人认为,如果对“经发卡银行催收”不要求实质上有“催收

信息到达”的结果,可能会不当扩大刑罚的处罚。该问题完全可以避

免。因为根据《解释》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经发卡银行催收仍不

归还”并不是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充分条件,而是与“以

非法占有为目的”相同并列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持卡人“经发卡

银行催收仍不归还”,并不必然表示其主观上同时具有“以非法占有

为目的”,否则,该《解释》就没有必要在界定“经发卡银行催收仍

不归还”的同时,又对如何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详细列举诸多

其他情形。故而,在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时,除“经发卡银

行催收仍不归还”外,还要结合持卡人的其他表现判断持卡人是否“以

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绝不能直接以“经发卡银行催收仍不归还”来

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电话催收

(1)告知基本事实。

(2)明确告知还款时间、地点及方式。

(3)阐述逾期欠款利害关系。

(4)督促还款完成。

2.信函催收

适用于电话催收无效或失联账户,我方会发送相关的法律文书来

提醒告知,督促债务人还款。

3.短信催收

辅助于电话和信函催收、银行有禁要求的不采取此手段。

4.上门送达催收

对上述三类催收方式的补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