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际交往主题
学会分享,分享快乐
——《别碰我的蜂蜜》绘本教学设计
作者:黄宇倩
单位:阳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573440649@
学会分享,分享快乐
——《别碰我的蜂蜜》绘本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随着学生年龄的的增长,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在课间经常会有抢夺玩具的现象,甚至在课堂上,面对有些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的情况,有的同学表现得比较冷漠,不愿借学习用品给其他同学……这些行为都使班级同学间的关系变得不融洽,班上同学经常会因抢夺物品而发生争吵甚至于打架。为了让学生学会分享,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构建和谐校园,选用了绘本《别碰我的蜂蜜》,来召开本次“学会分享,分享快乐”主题班会。
【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班级是启智四(1)班,共有学生11人,年龄介于10-13岁间,年龄跨度较大,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其中7人存在明显的语言障碍。由于我班孤独症学生及多重障碍学生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方式刻板等行为。因此,本次班会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会分享,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从而让学生学会在班级生活中如何与其他同学正确的沟通与交往。
【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绘本《别碰我的蜂蜜》,理解绘本中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分享;
结合绘本,通过自主参与、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知道分享能获得快乐,让学生能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树立与人分享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难点: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让学生能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
【活动形式】
视频欣赏、情景教学、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
【活动准备】
1.教师搜集绘本相关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课件;
2.准备动物头饰等表演道具,师生合作排演绘本剧;
3.用相机记录课堂上学生分享瞬间,并将照片张贴展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有一位同学今天来到学校,发现忘记带绘本了,同学们你们要做样做呢?
师:一起读绘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我们全班同学们的快乐,这就是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今天的绘本讲了怎样的故事。(观看绘本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及视频动画,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情境中体会分享。
二、巧借绘本,点明道理
(一)整体感知绘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绘本。
(二)通过思维导图了解绘本梗概。
走进绘本:(师生一起讨论)
绘本的名字——
绘本的主人公都有谁?
大熊真的是“大坏熊”吗?
这本绘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形象直观的了解绘本的内容,明白绘本中的道理。
趣味表演,加深理解
(一)根据绘本内容进行表演
情景1:演绎大熊得到了蜂蜜之后是怎样保护自己蜂蜜的。你是大熊你会怎样做?
情景2:演一演大熊和小动物们是如何分享蜂蜜的,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联系实际,运用老师准备的道具,演一演你如何和同学来分享这些物品的。(分享书本、玩具、零食),并用相机拍下分享的暖心瞬间。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加深学生的记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活动总结,情感升华
(一)总结:乐于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看书回答问题:
大熊和小动物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通过这本绘本,你学到了什么?
(二)升华:有好的东西要和同学(朋友)一起分享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分享了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刚才老师拍摄的照片(展示照片),同学们来看一看照片的主人公都是谁?他们拍照时的表情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自己当时的心情时怎样的?请同学们说一说在班级生活中怎样学会分享。
【设计意图】回归绘本主题,从森林里的大熊和小动物们,过渡到班级同学们。教师在提问时,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情。从绘本最终升华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的更容易接受这种德育教育。
【板书设计】
【活动反思】
人际交往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学会分享,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构建和谐校园。
当读到绘本《别碰我的蜂蜜》时,绘本中大熊、小老鼠等动物的形象让我想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例如班上年龄最大的小莫同学又高又壮,胆子却最小,憨态可掬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大熊。班上几个发育迟缓的学生尽管个子小又瘦弱,“鬼点子”确是最多的。当学生读到这本绘本时,也会不自觉的和班上同学对号入座,会对小动物们产生共情,看到他们学着大熊和小动物们相亲相爱的样子,我知道这节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心灵有了触动,学生们不仅会学着他人的样子去分享,还能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总的来讲,整堂班会课节奏紧凑、过渡自然、形式多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当然,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课堂上在提出问题时,我总以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