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解读.pptxVIP

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解读.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

2024-02-06

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解读

延时符

Contents

目录

细菌性痢疾概述

中医对细菌性痢疾认识

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诊疗流程

药物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及评价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

延时符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痢疾杆菌经口进入人体,通过侵袭力和内毒素致病,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内毒素入血,引起全身症状和体征。

发病机制

定义

传染源

01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

易感人群

02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带菌者转化为慢性患者或带菌者的比例较高。

流行特征

03

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夏秋季发病率高,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

普通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畏寒、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轻型全身毒血症状轻微,可无发热或仅低热,表现为急性腹泻,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重型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患者,急起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偶尔排出片状假膜,甚至大便失禁,腹痛、里急后重明显。

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

有持续轻重不等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的痢疾症状,病程超过两个月。

急性细菌性痢疾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细菌性痢疾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

诊断标准

与阿米巴痢疾、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其他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等相鉴别。

鉴别诊断

延时符

02

中医对细菌性痢疾认识

细菌性痢疾在中医中称为“痢疾”,属于肠道传染病范畴。

中医病名

中医对痢疾的认识历史悠久,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均有相关论述。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对痢疾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历史沿革

病因

中医认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与外感时邪疫毒、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时邪疫毒侵入人体,与气血相搏结于肠道,导致肠道传导失司,发为痢疾。饮食不节则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大肠,亦可发为痢疾。

病机

细菌性痢疾的病机主要为湿热、疫毒蕴结于肠,气血壅滞,传导失司。湿热疫毒之邪壅滞肠道,灼伤气血,化为脓血,故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症状。若疫毒太盛,内陷营血,甚则可出现神昏、痉厥等危重证候。

辨证施治原则

根据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阴虚痢、休息痢等证型。治疗时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温化寒湿、养阴清热、行气活血等法为主,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强弱灵活选用。

辨证施治方法

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中医采用内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灌肠等多种治疗方法。内服中药汤剂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方剂加减治疗;中成药则具有携带方便、服用简单等优点;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灌肠则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部位,提高疗效。

中医在治疗细菌性痢疾时常用经典方剂如芍药汤、白头翁汤、黄连阿胶汤等。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养阴清热等功效,对于改善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经典方剂

方剂的选用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进行辨证施治。如湿热痢可选用芍药汤以清热燥湿、调气和血;疫毒痢可选用白头翁汤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阴虚痢可选用黄连阿胶汤以养阴清热、止痢宁血。同时,还可根据病情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选用依据

延时符

03

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诊疗流程

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等。

详细询问病史

观察患者体征

进行初步诊断

注意患者面色、精神状态、舌苔、脉象等。

根据患者病史和体征,初步判断是否为细菌性痢疾。

03

02

01

血常规检查

便常规检查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其他检查

了解患者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判断感染程度。

明确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

观察粪便性状,检测红白细胞、脓细胞等,确定肠道炎症程度。

如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根据中医理论,将细菌性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阴虚痢、虚寒痢等证型。

辨证分型

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温化寒湿、养阴清热、温补脾肾等。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方药选用

疗效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方案调整原则

文档评论(0)

183****72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0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