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Q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35分)
(一)现代文阅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语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并不
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
材,所以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今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
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
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因此,自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
纸(文献)上,或干脆说实物等同于零。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继而
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洪流。迄今为止,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
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
大规模使用?梁思成曾经给出了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
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
中国人为什么“不着意于原物长存”,这依然是个问题。要接近最终答案,还需要更加全面
而深入的思考。
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
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大理的白底黑纹的石
灰岩,剖面类似水墨山水画,古代常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
岩,连西方建筑和雕塑常用的白色石灰石也被称作大理石。大理石质感柔美,格调高雅,
花色繁多,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也是雕刻艺术的传统材料。我国大理石矿产资源品
种众多,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初步查明国产大理石品种近400个,其中按花色分类主要
有如下几种:纯白的有北京房山汉白玉、安徽怀宁白大理石、云南苍山白大理石等,纯黑的
有广西桂林桂林黑、河南安阳墨豫黑、山东苍山墨玉、湖南邵阳黑大理石等,红色的有安徽
灵璧红皖螺、四川南江南江红、河北深水浅水红和阜平阜平红等,绿色的有辽宁丹东丹东
绿、山东莱阳莱阳绿和安徽怀宁碧波等,彩色的则有云南的春花、秋花、水墨花以及浙江衢
州的雪夜梅花等等。.
同时我们也栗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可轻易取得。唐代杜牧
《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秦代修建阿房宫,木材就是从四川运到陕西的。随
着木材的不断砍伐,优良的大木也日渐稀少,后世华北主要地区很难找到可用之材,以至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于要从长江流域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
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
用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
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大木建造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在
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
本”观念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的性质上
看,木材显然比石材要容易加工得多,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既然如此,花
费大力气去建造石头房屋就没有多大必要。《礼记•檀弓上》记载,宋国司马桓魁命人为
自己制造石棺,加工三年尚未完成,这充分说明石材加工之不易。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
孔子的批评和咒骂,说他这样奢侈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为好。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
人来说,费大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接受。但在
西方古代社会,建筑既然服务于“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2月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2月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七)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2月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A10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年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A10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年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A10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年考 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A10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年考 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A10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年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素养测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素养测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