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1)原因:①经济的混乱会加重危机;②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是政治稳定的基础;③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贸易的发展;④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2)过程:①1944年,美国等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建立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的国际组织。②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规定固定汇率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③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④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支撑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影响:①在三大支柱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②它们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布雷顿森林会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背景:①必要性:吸收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防止战争重演,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有效机制以规划秩序;
②可能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欧遭受重创,美国实力空前膨胀,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主地位。(2)召开:1944年44个二战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3)目的:
直接——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根本——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4)构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世界银行的建立;确立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5)内容:①美元和黄金挂钩;②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③实行可调节的固定汇率;④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国际收支
(6)过程:
1944年,按照美国意志签署《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
1945年成立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7)影响:①对美国(消极):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国以此建立了国际经济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对世界(积极):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世界贸易发展。
3.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原因:①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危害和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
②美国为了经济扩张而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3)目的: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实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5)影响:①对美国: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和经济扩张;
②对世界: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异同
相同:
①都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产物;
②在三大组织中,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贸易体系;
③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制度化;
④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
①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货币金融组织,主要作用在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②关贸总协定是在人们对贸易保护主义危害的充分认识上建立的,更侧重于贸易自由化。
5.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的表现和原因
表现: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瓦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确立。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被削弱。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欧洲共同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集团(1)背景:
①3个必要性:近代以来欧洲不断发生战争冲突的深刻教训;二战后西欧衰落,成为美、苏“冷战”的战场;而欧洲小国林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②3个可能性:欧洲有着相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西欧各国依赖程度加深;法德两个夙敌国家实现和解。(2)形成过程:①开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②发展: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其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③形成: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2.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