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历程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市一等奖】.ppt

政治文明历程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市一等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21世纪如果日中开战,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如果日本输了,输在什么地方?——日本中学历史考试的一道试题今年9月8日日本逮捕一名中国渔船船长以后,日中关系近年来面临的最大危机。对此,美国:提出“钓鱼岛三方会谈”。日本媒体:呼吁发展核武器“震慑”中国。印度媒体称:应趁当前最好时机与日共筑防线遏华。——《参考消息》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探究一:阅读课本,思考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简述其经过,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1)根源: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蓄谋侵华(2)客观:列强默许或纵容,清朝统治腐朽(3)时机:朝鲜爆发农民起义2.经过:丰岛海战:平壤陆战:黄海大战:辽东之战:威海之战:日本挑起战端清军退回国内日军控制制海权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和影响:(1)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破坏领土完整,刺激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许设厂: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迫使清廷举借外债,列强借此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拓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开始发动起义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揭贴探究二:根据材料,指出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旗号及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义和团运动的意义、败因和教训。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面临被瓜分危机;反洋教斗争发展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扶清灭洋(进步性与局限性)原因:性质:旗号:时空:意义:败因:教训:1900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农民阶级的局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农民阶级不能领导近代革命取胜;救国必须学习西方近代文明。探究三: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和经过。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根本: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2)经过:6月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廊坊、天津反侵略7月占领天津并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攻陷北京并杀掠:皇帝出逃、义和团失败3.《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①赔款4.5亿:②划使馆界:③拆炮驻兵:④严禁反帝:⑤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列强侵华进入扶植工具、以华制华的新阶段(2)客观上促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列强控制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列强武装控制京津至山海关地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我们要如何避免惨剧重演?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项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程度1.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2.鸦片战争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88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