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

透析中低血压的概述

透析中低血压的危害

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特殊人群的预防策略

透析中低血压的监测与处理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contents

CHAPTER

透析中低血压的概述

01

透析中低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患者血压低于正常值的现象。

根据发生时间,透析中低血压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血管收缩不良型、血容量不足型和心输出量下降型。

分类

定义

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酸碱平衡失调等原因,可能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收缩不良,血压下降。

血管收缩不良

透析过程中,由于超滤过多、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血管再充盈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

血容量不足

心输出量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心输出量下降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心输出量下降

老年患者血管弹性较差,更容易发生透析中低血压。

年龄

基础疾病

透析参数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血管功能和心输出量,增加透析中低血压的风险。

超滤量、血流速度、透析液温度等透析参数设置不当可能增加透析中低血压的风险。

03

02

01

CHAPTER

透析中低血压的危害

02

1

2

3

低血压可能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增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低血压期间,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维持正常血液循环,长期如此会增加心脏负担。

加重心脏负担

低血压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引起心律失常

频繁的低血压发作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无法正常出行或进行轻体力活动。

影响日常生活

低血压可能导致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生活质量。

增加心理压力

频繁的低血压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就诊和住院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增加经济负担

CHAPTER

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03

限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以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低血压的风险。

饮食调整

控制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饮水,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增加蛋白质和热量摄入,提高血浆渗透压。

补充营养素

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增强身体抵抗力。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压调节能力。

适当运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合理休息

将透析液温度适当调低,以减少血管扩张和血容量减少。

调整透析液温度

合理设置透析液流量,避免过快或过慢的透析液流速对血压造成不良影响。

控制透析液流量

调整降压药

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应在透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补充血容量

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可适当补充血容量,以维持血压稳定。同时,关注心功能状况,避免因过度补液而加重心脏负担。

CHAPTER

特殊人群的预防策略

04

调整透析液钠浓度

适当降低透析液中钠的浓度,减少透析过程中的渗透压变化,从而降低老年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03

使用升压药物

在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升压药物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01

控制血糖水平

在透析前和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因血糖波动过大而引发低血压。

02

调整干体重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水肿情况,合理设定干体重,避免过度脱水,降低低血压风险。

CHAPTER

透析中低血压的监测与处理

05

监测方法

无创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心电监测等。

监测频率

在透析过程中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血压,以及在透析前后各测量一次血压。

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处理原则

发现低血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速,给予吸氧,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溶液,严重时应给予升压药治疗。

处理流程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透析,给予吸氧,补充血容量,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特别是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以及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如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严重后果。

CHAPTER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6

患者张某,男性,52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透析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伴有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

患者李某,女性,65岁,因尿毒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透析过程中多次出现低血压,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设定干体重,避免因脱水过多导致低血压。

严格控制干体重

在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如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处理。

加强病情监测

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有助于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从而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调整透析液钠浓度

对于需要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应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

合理使用降压药

文档评论(0)

136****4424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中山市希望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2000MA569KDR9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