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生物脱氮工艺原理、设计与计算.docx

AO工艺生物脱氮工艺原理、设计与计算.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O工艺生物脱氮工艺原理、设计与计算

〔一〕工艺流程

A/O工艺以除氮为主时,根本工艺流程如下列图1。

图1?缺氧/好氧工艺流程

A/O工艺有分建式和合建式工艺两种,分别见图2、图3。分建式即硝化、反硝化与BOD?的去除分别在两座不同的反响器内进行;合建式那么在同一座反响器内进行。

合建式反响器节省了基建和运行费用以及容易满足处理工程对碳源和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但受以下因数影响:溶解氧(0.5~1.5mg/L)、污泥负荷[0.1~0.15kgBOD5/(kgMLVSS?d)]、C/N比(6~7)、pH值(7.5~8.0),而不易控制。

对于pH值,分建式A/O工艺中,硝化液一局部回流至反硝化池,池内的反硝化脱氮菌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以硝化液中NOx-N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将NO3-N复原成N2,不需外加碳源。反硝化池复原1gNOx-N产生3.57g碱度,可补偿硝化池中氧化1gNH3-N所需碱度(7.14g)的一半,所以对含N浓度不高的废水,不必另行投碱调pH值,反硝化池残留的有机物可在好氧硝化池中进一步去除。

一般来说分建式反响器(A/O工艺〕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控制范围可以相应增大,更为有效地发挥和提高活性污泥中某些微生物〔如硝化菌、反硝化菌等〕所特有的处理能力,从而到达脱、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减少了生化池的容积,提高了生化处理效率,同时也节省了环保投资及运行费用;而合建式A/O工艺便于对现有推流式曝气池进行改造。

图2分建式缺氧一好氧活性污泥脱氮系统

图3?合建式缺氧好氧活性污泥脱氮系统

〔二〕A/O工艺生物脱氮工艺的特点

1.优点

①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只有一个污泥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回流系统,节省基建费用。

②反硝化缺氧池不需外加有机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③好氧池在缺氧池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出水水质。

④缺氧池中污水的有机物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减轻了好氧池的有机物负荷,同时缺氧池中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弥补好氧池中硝化需要碱度的一半。

2.缺点

①脱氮效率不高,一般去除率为70%~80%。

②好氧池出水含有一定浓度的硝酸盐,如二沉池运行不当,那么会发生反硝化反响,造成污泥上浮,使处理水水质恶化。

〔三〕影响工艺的因素

①水力停留时间t

反硝化t≤2h,硝化t≤6h,当硝化水力停留时间与反硝化水力停留时间为3:1时,氨氮去除率到达70%~80%,否那么去除率下降。

②有机物浓度与DO

进入硝化好氧池中BOD5≤80mg/L;硝化好氧池中DO大于2mg/L。

③BOD5/NOx-N比值

反硝化缺氧池污水中溶解氧性的BOD5/NOx-N比值应大于4,以保证反硝化过程中有充足的有机碳源。

④混合液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不仅影响脱氮效率,而且影响动力消耗。混合液回流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RN≤50%,脱氮效率加很低;RN200%,ηN随RN的上升而显著上升;当RN200%后,ηN上升比拟缓慢,一般内回流比控制在200%~400%。

混合液回流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

⑤污泥浓度(MLSS)

污泥浓度一般要求大于3000mg/L,否那么脱氮效率下降。

⑥污泥龄〔θc〕

污泥龄应到达15d以上。

⑦硝化段的污泥有机负荷率

硝化段的污泥有机负荷率要小于0.18kgBOD5/(kgMLVSS?d);硝化段的TKN/MLVSS负荷率小于0.05kgTKN/(kgMLVSS?d)。

⑧温度与pH值

硝化最适宜的温度20~30℃、反硝化最适宜的温度20~40℃;硝化最正确pH值为8~8.4,反硝化最正确pH值为6.5~7.5。

⑨原污水总氮浓度TN

原污水总氮浓度TN30mg/L。

〔四〕A/O工艺设计参数

A/O工艺设计参数见下表。

〔五〕A/O工艺设计计算

包括缺氧池〔区〕容积计算、好氧区容积、混合液回流量、需氧量的计算。

1.缺氧池〔区〕容积计算、好氧区容积、混合液回流量计算

其计算公式见表下。

算工程

计算公式

参数说明

缺氧池〔区〕有效容积

Vn=0.001Q(Nk-Nte)-0.12ΔXv/Kde(T)X

Vn—缺氧池〔区〕,m3;

Q—生物反响池的设计流盘,m3/d;

X—生物反响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Nk—生物反响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te一生物反响池出水总氮浓度,mg/L;

ΔXv—排出生物反响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MLVSS;

Kde(T)—T℃时的脱氮速率,kgNOx-N/(kgMLVSS·d),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

Kde(20)—20℃时的脱氮速率,宜取0.03~0.06kgNOx-N/(kgMLVSS·d);

缺氧池〔区〕有效容积

T—设计温度,℃?

Y—污泥总产率系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

文档评论(0)

liuzhouz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