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XXXX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
专业
物理学(师范)
课题名称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热学概念的比较研究
阅读文献
情况
国内文献18篇
开题日期
2011年3月7日
国外文献1篇
开题地点
XXXX主教楼405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物理学学生的就业率本来就是不好的。作为物理师范的一名学生,我们很多人还是希望能够进入中学任教。对于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区别和联系,作为一名即将进入中学的老师,我们必须有清楚地了解和深入的研究。热学是大学基础物理五大部分之一(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在江苏省中学物理教材中,热学也是有专门的一本书3-3做详细的介绍(包括分子运动论,气体,物态变化,和热力学定律等四个课题)。对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比较,已有很多研究。例如:
曲秀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的准确性与延伸性》一文中指出,知识的准备性和延伸性是作为教师应该做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作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没做到这两点,给学生的知识结构造成不良影响。文章中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内容阐明中学物理教师要注意知识传播的正确性和广延性。
胡景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两类衔接问题》一文中指出,大学新生大学物理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培养目标,教材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大学物理与后继专业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指明了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和后继专业课程教学在教学上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物理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支撑双重功能。
康冬梅,杨桂娟,朱娜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热学”内容对比及衔接》一文中指出,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包含了很多中学物理的“热学”知识,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些知识新内涵的学习。为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简单重复,使学生尽快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文章中从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材中“热学”内容的安排,基本概念和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大学物理热学部分的教学内容与中学物理内容的衔接问题做了简单探讨。
杨秀德,吴波在《中学与大学物理“热学”内容衔接知识点研究》一文中以“热学”内容为例,围绕从热学的基本概念到基本规律的主线对中学与大学物理教材之间知识内容的衔接作了讨论和分析,为大学物理“热学”内容的教学,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为了青年教师进入中学任教做好准备,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学教学工作的内容,我觉得有必要对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中热学内容进行比较,正确把握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深广度,避免内容的过难。我这次的论文主要对江苏省高中物理教材3-3中“热学”内容和大学物理中的“热学”内容之间的衔接知识点和大学物理的延伸进行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克哲,张承琚.物理学(上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秦允豪.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马文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4]赵近芳.大学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学教程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毛骏健顾牡.大学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赵凯华,陈熙谋新概念物理学教程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3-3)[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1]康冬梅,杨桂娟,朱娜.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热学”内容对比及衔接[J],2011,30(2):89-92.
[12]胡景勤.大学物理教学中两类衔接问题[J],2010,27(3):574.
[13]朱行建.关于高考物理科命题的几个问题[J],1996:47-48.
[14]龚奎棋,宋小龙.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一点浅见[J],1995,22:156-157.
[15]罗仁俊.关于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问题的讨论[J],2005,25(3):17-19.
[16]杨秀德,吴波.中学与大学物理“热学”内容衔接知识点研究[J],2009,11(6):116-125.
[17]林君为,吕爱芝,李惠玲.通过大学新生看中学物理教育中的问题[J],1992:51-54.
[18]曲秀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和延伸性[J],2008:169.
[19JangSyh-Jong.Innova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利浦HTS5540 93家庭影院说明书.pdf
- 面馆促销聚人气方案.doc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课件).pptx VIP
- 旧版现代西班牙语第1册 课文+答案.pdf VIP
- 2023年贵州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及对策.doc VIP
-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项目三 车身焊装工艺.ppt VIP
- Chapter 4 Lending a hand (课件)-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5A.pptx VIP
- 2025-2030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