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VIP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卷

(满分120分)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我校七年级即将开展“擦亮青春底色,心系家国天下”

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下面是一位同学撰写的活动序言。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

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亿万人民振奋精

神,接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衔接/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

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

永葆初心【甲】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无论遇到何等艰难,都能坚忍不拔;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

神——无论作出何种牺牲,都能无怨无悔。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乙】强烈的家国担

当。穿越世纪风云,踏上百年征程。新时代的青年,青春正当时,奋斗正当时,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

1.请用正楷书写“擦亮青春底色,心系家国天下”。(2分)

2.序言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使用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zhuó衔接B.zhuō联结C.zhuó联结D.zhuō衔接

3.根据《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资料,你认为序言中“笃行不怠”一词的含义应该是。(2分)

4.下面依序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

(1)这里既不像农村的,也不似城市的热闹喧嚣,却别有一番韵味儿。

(2)如果汉语一去不返,哪怕堆满金子,只因缺少了一分纯净的诗意,神州会成为一片豪华的废墟。拯

救汉字,并非。

(3)2020年的诺贝尔奖,就奖项公布顺序而言,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但奖项公布的形式与往年:奖

项公布是以线上形式进行。

A.不毛之地杞人忧天截然不同B.人迹罕至杞人忧天大相径庭

C.人迹罕至杞人忧天截然不同D.人迹罕至庸人自扰截然不同

新时代的文学是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文学,传承是对创新的进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结合来适

应新时代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

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6.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2分)

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7.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8.,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②”一句,诗人把明月想象成通情达意的使者,

托明月将自己的担忧、关怀带给友人。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回答10-11题。(共5分)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甲】诗以描写杨花和子规起笔,既表明事情发生的,又渲染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