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docxVIP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2022湖南长沙期末)战国时期的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改革等变法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基本取消了世卿世禄制,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上变法()

A.阻滞了阶层流动B.瓦解了分封制度

C.推动了社会转型D.有利于诸侯争霸

2.(2022北京东城月考)土地私有化的进行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增长,奖励军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推行县制不仅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更有利于减少贵族对财政的截留。材料探讨的是,商鞅变法()

A.使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B.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满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D.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2023北京昌平期中)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推行新的租调制有利于国家征收徭役和赋税,设立三长制健全了基层政权,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户制。从政治角度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

A.农业化过程

B.汉化过程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4.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采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孝文帝的改革()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5.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

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

6.(2023湖北部分重点学校联考)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这与近现代经济法思想相似,如青苗法接近近代的政府开办银行,市易法类似近代政府开放金融控股公司。但他的这种超前意识也导致了他的变法走向失败。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C.专制独裁统治空前强化

D.没有配套的政治改革

7.(2023河北沧州部分学校期中)明朝中后期,大量土地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兼并,农民贫困,府库空虚。针对这种状况,张居正()

A.推行均田制、三长制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D.推行“摊丁入亩”

8.张居正曾言:“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他旨在强调()

A.重视人才选拔B.加强官吏考核

C.完善监察体系D.健全法制建设

题组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9.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提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于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10.著名的史学家戴逸在谈到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戴逸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

11.(2023河南洛阳创新发展联盟阶段测试)某历史学家认为,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毫不考虑变法对他人的影响,最终导致变法激起了多方面的强烈反对。该历史学家意在强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多方面势力强烈反对

B.变法缺乏群众的支持

C.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

D.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

12.(2021江苏淮安六校期中联考)1902年至武昌起义爆发,内地18省共发生民变事件1200多起,其中超过41%涉及农民暴动、饥民和灾民骚乱等,超过30%涉及抗捐税的罢市或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行为。由此可见()

A.反对帝国主义成为国人共识

B.清末新政无法挽救统治危机

C.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民众反清

D.清朝重农抑商政策愈加强化

13.(2023山东聊城临清实验高中月考)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到1909年,全国共有59117所学堂,在校生超过160万,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1902年至1910年,全国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家,军事改革编练了一支具有现代化装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会吗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小初高教学资源整理,资料皆可编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2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