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pdf

《丝路“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说明文阅读

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

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

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

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

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

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

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

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

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

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

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

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

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

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

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

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

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

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

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

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

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

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

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

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

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

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

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

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

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

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

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

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

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

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

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

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

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

均被称为“继尼(cī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

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

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

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

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

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

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22.选文主体部分以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

了。(2分)

23.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

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

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

“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

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24.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2分)

25.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分)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

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26.请简要分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分)

参考答案:

22.时间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

程)。

23.D

24.生动形象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

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25.不能去掉。因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