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列能源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是( )A.天然气B.地热能C.太阳能D.风能
【答案】A
【解析】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安全清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会给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哪些能源的利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振幅
【答案】D
音色 C.响度 D.音调
【解析】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试管口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要知道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有哪些,在此题中把握: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相应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答案】C
【解析】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分子运动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不符合题意;C、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用鼻子嗅气味可以鉴别物质,是因为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打开时可以嗅到气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它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要把它与物质运动区别开来。解答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
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答案】C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解析】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故C符合题意;
D、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C.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
D.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
【答案】B
【解析】
A、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也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
D、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的综合题,考查了惯性现象、运动和力的关系、平衡力的判断及重力的存在。正确、全面理解基本规律,是解答的基础。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答案】D
【解析】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
C、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于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所成的像是虚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技能竞赛闭幕式致辞致辞.docx
- 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协议书资料.docx
- 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完成报告资料.docx
- 季度绩效考核表.docx
- 济南市2020版中考物理试卷A卷.docx
- 继承人承诺书.docx
- 继续教育学习总结.docx
- 祭十二郎文优秀教案精心安排.docx
- 绩点计算方法说明.docx
- 绩效改进计划表.docx
- 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中考英语试题.docx
- 江苏省江都区六校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记”类古文.docx
-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docx
-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试题英语.docx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