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pdfVIP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师大附中2021级高三摸底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字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其中影响

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似盖笠,地法覆粲”。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它

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天说构造

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文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

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

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汉代有一种星图叫“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此外,

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

常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

认识。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加

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说。他认为“天”并没

有一个固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这种字宙

论虽然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却启发人们认识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宋

代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字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

阳二气,两者旋转摩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在

外周转不停。这个字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

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官体

系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

系,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中国星官体系则完全不同,它是把人间帝王社会搬到了天上。天地

是名副其实的对应。正是有了这种对应,中国古代的天与人之间才那么接近。“天文”永远与

“人文”密切关联,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其根本的目的是探究天人关系,正如司马迁所说,

“究天人之际”。

(摘编自孙小淳《中国古代天文学:何为“天极”》)

材料二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浑盖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

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

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比如,古人一直认为天地是由阴阳二气生成的,从这个理念

出发,如果承认这一前提,就得承认盖天说是正确的,因为阳气轻清,阴气重浊,轻清者上浮为天,

重浊者下凝为地。但古人在争论中,并不以阴阳学说作为判断依据,他们所关注的,是究竟哪种

学说更符合观测结果。对此,南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眶的一段话可作代表:

自古论天者多矣,而群氏纠纷,至相非毁。窃览同异,稽之典经,仰观辰极,傍瞩四维,睹日

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校之以仪象,覆之以晷漏,则浑天之理,信而有征。

(《隋书·天文志》)

祖暅比较了浑盖双方的差异,在查阅典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天文观测,并使用仪器

进行校验,发现浑天说更符合实际,这才得出了浑天说可信这一结论。浑盖之争过程中表现出

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这一传统与希腊天文学

的某些特点有明显的不同。

除了不以先验的哲学信念为依据判断是非之外,浑盖之争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完全符合

学术发展规律。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之中。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

帝偏爱盖天说,曾集合群臣,公开宣讲盖天说。对于他的主张,天文学家中不以为然者大有人

在,但梁武帝并未采用暴力手段迫害那些不相信盖天说者。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主张的宇宙

结构模式,与浑天说亦不一致,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佛教学说为依据,强行要求人们放弃

自己所信奉的字宙结构学说的事例。宗教因素没有成为裁决浑盖是非的依据,也没有人因为

信奉某种字宙理论而受到政治或宗教上的迫害。这些,无疑都是浑盖之争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节选自关增建《

文档评论(0)

yaning5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