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之过秦论贾谊
我们学过哪些借古讽今的诗句或文章?阿房宫赋六国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金陵怀古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一、学习目标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知人论世
贾谊yì(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作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长沙郡,任长沙王太傅。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他的政论散文,全面地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出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了解作者
贾谊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代表作《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其中《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贾谊在贬居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谕,亦有《鹏鸟赋》等作品。文帝七年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因坠马而亡,自伤失职,抑郁而终,卒年仅33岁。了解作者
秦统一天下之后滥用权力,大兴土木,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动辄征夫百万,杀人如麻。暴政使得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战国4500万秦4000万西汉初年1500万)。写作背景
知识链接——湖南省长沙市贾宜故居贾谊故居又名贾太傅故宅、贾太傅祠,位于长沙市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处,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汉武帝时期,由皇帝敕命修缮贾谊故居,从明朝成化元年始,形成祠宅合一之格局。湖湘人民极重视对故居保护,历代毁建相继,均以贾谊井为中心,原址不变。
知识链接——秦朝兴替
古代用“天下”代指中国范围内的所有土地,指全国。与“天下”意思相同的还有: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海:指天下、全国。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如“履至尊而制六合”。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是天下的意思。如“并吞八荒之心”。赤县: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的省称。如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古代对“天下”的称谓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朝时称为“明堂”,秦汉开始称为“太庙”。太庙最早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太庙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文本为政论散文】《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贾谊文风:峻拔锋利,淋漓酣畅】解题
结合作者所处背景理解文章《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是论述秦之过失,以为汉王朝统治之借鉴。课文是上篇,通过对秦经过数代之经营,终于横扫六国,统一四海,却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历史事实,阐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
知识链接——政论文、赋政论文1、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和评论重大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文章,主要凸显其“议论”的特点。2、政论文的标题应充分凸显议论的特点,论”“评”“析”“谈”等词语“形影不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