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麦4个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胡倩文,徐延浩,王容,张文英,华为,吕超
(1.长江大学农学院,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3.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大麦是世界第四大谷物,主要用于饲料和酿造[1]。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是影响大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穗部性状。穗粒数是产量三要素之一,合适的小穗密度是决定大麦籽粒饱满度和麦芽品质的重要因素[2-3],因此,研究控制大麦穗部性状的基因位点是大麦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
大麦长、短穗与稀、密穗均受一对基因控制,且长穗和稀穗表现为显性[4]。研究者发现,大麦籽粒密度的变化是由microRNA172与其在转录因子HvAP2的mRNA相应结合位点互相作用的结果[5]。大麦的密穗性状被定位于7H染色体
0.37cM的区间内[6]。已有研究报道了穗长等4个穗部性状的相关QTLs,Wang
等[2]采用连锁分析在2H和3H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控制穗长和籽粒密度的
QTL,并在2H染色体18.9cM和25.6cM处检测到2个穗粒数QTL;Baghizadeh等[7]共检测到位于4号连锁群上的3个穗长和位于1号连锁群的3个小穗数的QTL位点;Wang等[8]检测到3个穗长、4个小穗密度、2个穗粒数和6个小穗数的QTL位点。少有研究进一步鉴定大麦小穗数QTLs及其与穗粒数等穗部性状的遗传关联性。
关联分析(associationanalysis)是一种以连锁不平衡为基础,检测自然群体内目标性状与遗传标记或者候选基因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关联分析具有材料遗传基础广泛等优点[9],已在水稻[10]、小麦[11]、大麦[12]等作物中挖掘了多个优异等位基因。司二静等[13]、赖勇等[14]、孟亚雄等[15]运用关联分析方法,检测到多个与大麦穗长、穗粒数、小穗密度相关的遗传位点。但这些关于大麦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在材料数量、标记数量、环境试点都较为有限[13-15]。
多种环境试验通常用于评估基因型的性能,一些QTL对环境敏感,在不同的环境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在多个环境下鉴定产量性状的稳定QTL,对于将其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以137份来源比较广泛的大麦材料为关联群体,利用224对SSR标记对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并在2个环境试点下对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进行关联分析,以期为大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更多的信息。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及其农艺性状的测定
供试137份大麦材料包含56份中国栽培材料、52份国外栽培材料、29份西藏半野生大麦(表1)。2017年11月上旬分别将137份材料种植于长江大学太湖(TH)试验基地和荆州农业科学院(JN)试验基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试验点设置2个重复,单个材料每个重复种植3行,行长2.0m、行距0.25m、
株距8.0cm,田间管理同常规。每个重复取中间行长势一致的5个单株考察穗粒数(grainnumberperspike,GNS)、穗密度(spikeletdensity,SD)、小穗数(spikeletnumberperspike,SNS)、穗长(spikelength,SL)。小穗密度=小穗排数/穗长。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各个环境下穗部性状的统计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表1供试大麦材料的名称和来源Table1Nameandoriginofbarleyaccessionsusedinthisstudy
续表1ContinuedTable1
群体基因型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取三叶期新鲜幼嫩叶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用NanoDrop2000c超微量分光光度计(Thermo,美国)测定DNA浓度。本试验中224对SSR标记引物序列及其染色体位置信息由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李承道教授提供。引物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PCR反应体系的试剂均购自上海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扩增体系(10μL)包含1×buffer,Mg2+0.2mmol·L-1,dNTPs0.2mmol·L-1,Taq酶0.75
U·L-1,上下游引物各5μmol·L-1,模板DNA50ng。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4min;94℃变性30s,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