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docxVIP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3页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以及人们急盼着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这些构成了隋朝统一的()

A.背景 B.进程 C.措施 D.影响

2.“隋唐大运河是中国运河开创性成就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运河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见证。”该材料是评价大运河的()

A.开通原因 B.历史地位 C.开凿经过 D.开凿作用

3.“在古代中国,不分地域、不分门庭、不分职业、不分贫富,只要是男性,都有资格参加选拔,甚至包括外国人。”这描绘的是()

A.功劳为标准的分封制 B.郡县官员的任与免

C.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D.自由平等的科举制

4.明清之际的唐甄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千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困,不可以为国矣。”这说明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隋朝()

A.国富民穷 B.括户增税 C.残暴统治 D.大兴工程

5.唐朝初年,全国军队分属657个军府统辖,其中长安所在的关内道有军府288个,占军府总数的43.9%。改变唐朝军力分布内重外轻格局的是()

A.节度使势力扩张 B.科举制不断发展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安史之乱的影响

6.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庶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在上有”的制度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8.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这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而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全碑因无一字而得名。这座墓碑无一字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武则天认为自己无功无德可记

B.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功德无量记不下

C.武则天认为千秋功罪应该由后人评说

D.武则天在位期间无情打击敌对势力,担心墓碑遭破坏

9.下图是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出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下列对经济发展趋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指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发展 B.②指孝文帝改革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C.③指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达到鼎盛 D.④指两宋时期政权并立使经济衰落

10.唐代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福建,主要是茶民评比茶叶质量的高低。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从此可见()

A.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

C.小农经济趋向解体 D.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

11.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A.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12.文成公主被吐蕃子民称为“甲木萨”。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是“神仙”。下列与文成公主相关联的诗句是()

A.不是张骞通异域,安得佳种自西来 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C.愧如玄奘新归洛,欲学翻经独未能 D.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13.马球源于中亚,兴于唐朝。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说明唐朝时()

A.商业贸易十分繁荣 B.社会风气开放兼容

C.中外文化交往频繁 D.妇女地位显著提升

14.“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原因是()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D.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15.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唐蕃结为一家。在此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战争,友好往来。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A.削弱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 B.使西藏地区归属唐朝管辖

C.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发展 D.增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