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建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
概况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繁荣
隋统一后,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通
大运河
时间
从605年起
人物
隋炀帝下令开凿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
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二: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三: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大运河从北到南依次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运河从北到南依次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作用
对大运河的评价:
(1)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2)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开创
科举取士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
制度——选官制度
过程
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多年(1905年,清末废除科举制)。
隋朝
的灭亡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从隋朝速亡中得到的启示:统治者应戒奢从简、爱惜民力,以民为本、发展生产。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
时间
618年
人物
李渊(唐高祖)
都城
长安
“贞观之治”
人物
李世民即位,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形成
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著名的谏臣魏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如任用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为宰相——房谋杜断)
革新
措施
政治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统治
效果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帝武则天
地位
武则天做皇帝后(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统治
措施
政治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经济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统治
效果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人物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
形成
原因
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进行一系列改革。
3
改革
措施
政治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统治
效果
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如用人上:唐太宗和唐玄宗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武则天则表现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
如经济上:三位皇帝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着力发展经济。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使民富足。
第3课盛唐气象
经济
的繁荣
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耕地)、筒车(灌溉工具);
兴修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丝织业
蜀锦冠于全国;
陶瓷业
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瓷类雪似银;
唐三彩闻名中外,造型精美。
其它
造船业、矿冶业等都颇具规模。
商业
都城长安布局严整对称,城内有市(商业区)和坊(居民区)之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