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卫权-伤寒论43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09/NUMPAGES110

《伤寒论》六经辨证及临床应用1

导读:2016年4月欧阳卫权老师受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邀请,做了《伤寒论六经辨证及临床应用》的讲课,讲课录音经欧阳卫权经方工作室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分次推出,以飨读者。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同仁们,大家晚上好,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校友会盛情邀请,所以今天让我有这个机缘做一个我自己学习《伤寒论》心得方面的讲课。

今天晚上以及明后天,我们都是讲这个,关于《伤寒论》六经方面的,那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直接进入主题,我给大家供同行探讨的有两个题目,一个关于《伤寒论》六经实质的探讨,一个是关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临床应用。今天晚上这三个小时,我们主要讨论这个《伤寒论》六经实质,这个也可能讲不完。没关系,到了明后天我们再接着讲,在讲临床应用之前,我们一定要把六经这个东西搞清楚。

如果六经弄不清楚,后面讲的东西就难以理解,但是为什么六经难以弄清楚呢?这个有很多原因,第一,因为《伤寒论》这本书,它成书于将近两千年以前的汉代。自古以来,后世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是非常多的,不下两三百家,其中有代表性的这些书籍,包括我们常说的柯琴的《伤寒来苏集》,还有后面的《伤寒贯珠集》,还有《伤寒论类方》等等这些,他们对《伤寒论》里面六经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经络说,认为这个伤寒论的六经指的就是我们《内经》里面所说的手足的六经,这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肱的《类证活人书》。

第二个是脏腑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钱潢的《伤寒溯源集》里面,它以脏腑、三焦来阐述六经,还有气化说,以张志聪他们为代表的,以《内经》里面的开阖枢、标本中见的气化理论来阐述六经。六部说,方有执为代表的《伤寒论条辨》,他把人体分成六个部分,认为这个是六经。地面说,就是柯韵伯《伤寒来苏集》里面所说的,他说张仲景的六经,相当于人体的六个地面,跟这个六部说有点类似。

到了后代,特别是清以降,清末民国,由于西方医学的介入,很多的一些近现代医家,慢慢的了解了现代医学的一些观点,他们在理解《伤寒论》六经的时候,又形成了一些更多的一些理论,包括像祝味菊的阶段说,陆渊雷的症候群说,俞根初的形层说,何廉臣的三焦说,现在就更加的非常的复杂,包括病理层次说,阴阳胜复说,体质说,系统说,很多很多。这种对于六经的理解,导致我们现在对六经的认识,越来越复杂,很难有一家之说,说服其他各家,形成一种看上去是百家争鸣,但实际上,是一家之言。对于我们后学者,特别是初学者,认识伤寒论六经,带来很大的难度。难度在哪里呢?

这个在清末民初,有一个著名的医家叫恽铁樵,恽铁樵本来算是一个文人,是报社做编辑的。到中年四十岁的时候,他才真正学医。这个学医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起因也是非常艰难。因为什么原因学医呢!我们历代有很多著名的医家。都是因为自己或者家人有病、有大病、疑难病,最后被庸医误治,或者是病重不救,导致发奋学医。我们举例子很多的,像唐容川是因为他的家人得血证。他自己攻血证,成为一个血证论的大家。我们现代的这个岳美中,自己得这个结核,自己学医,把自己结核病治好了,成为一代大家,恽铁樵也是。

恽铁樵他是自己的小孩得伤寒,得了伤寒以后,庸医把他治死了,但第二个孩子又得伤寒的时候,医生开药没效果。那个时候,恽铁樵那时候已经开始初涉医学,特别是学习了伤寒论。最后他发现,自己小孩这个情况很像一个麻黄汤证。但是在上海地区,很多都是学温病的一派,用药非常的轻扬,吃了没效。到最后没办法,恽铁樵麻着胆子开了一副麻黄汤。在那里等着,等着这个小孩的坏消息,结果呢,等来了好消息,他小孩子好过来了。从此,恽铁樵就更加发奋的学习。

恽铁樵六十多岁去世,所以总共从学医到去世才二十几年,但是成为一代大家。所以我说这个学医不在时间长短,在于个人的领悟能力和努力程度。我们现在算起来,也是学医有二十几年了,但是离恽铁樵这样的大家我们距离太远了。

那么恽铁樵在《伤寒论》研究里面,他就说了这么一段话,这段话,刚好对我们现在对六经的理解的这种困惑,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一个说明。他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六经很重要,但是最难解的也是在六经。他说,“凡谈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我辈于六经不了了,在最初时尚耿耿于心,”最开始学伤寒论的时候,对这个六经非常的关注,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稍久渐渐淡忘,久了以后慢慢好好像觉得它不是那么一回事。

“临床开方,为人治病稍久则不复措意,岂但不措意,亦竟忘其所以,”自以为了解,我们现在在临床上很多医生都是这样的,你说他也在用《伤寒论》的方,有的时候效果也还不错。但是,“偶值后辈问难,方且多为遁词曲说,”干脆就左顾而言他,不好说,说不清,或者是用一些自己感觉是那

文档评论(0)

ryao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