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黄河颂(分层作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黄河颂》分层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pò,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它zhuó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它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捕育着祖国的英雄儿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气pò() zhuó()流宛转() 屏障()

(2)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__”。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3.“啊!黄河!”这句在诗中反复出现,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这是诗人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4.“爱国诗词朗诵”小组截取了《黄河颂》中的“我站在高山之巅……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部分文字。依据语境,为截取的这部分诗歌内容选择朗诵配乐,情感基调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低缓沉郁

B.静谧闲适

C.轻松快乐

D.壮阔激荡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一首颂歌,着眼于“歌颂”。

B.“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

C.该诗注重营造画面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图画。

D.这首诗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有长句。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二、巩固与发展

(一)阅读《黄河颂》,完成题目。

1.本文由“____”字,引出了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在描写角度上,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____________——“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__________——“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2.请从鉴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角度给下面的句子写一个批注。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3.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啊!黄河!”一句在全诗不同位置出现了三次,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1)从诗歌的结构看

提示诗歌的写作思路:使全诗由“望黄河”自然过渡到“________”的内容,有层次地三次赞颂黄河。

(2)从作者表达情感的角度看

酣畅淋漓地__________(抒情方式):表达对黄河的______之情不断______的过程。

(3)从诗歌的音韵看

增强诗歌的音韵美: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使诗歌更具__________的韵律美。

4.在这首诗中,诗人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称呼黄河,而不是直接称“黄河”或第三人称“她”?

5.级参加学校的朗诵会,准备朗诵《黄河颂》,需要推选一位领诵员。请你结合对《黄河颂》的理解,从下面表格中推荐一位同学,并说明理由。

姓名

性别

身份

爱好、经历

A同学

文艺委员

能歌善舞,曾担任艺术节会演的主持人

B同学

学习委员

擅长演讲,曾在革命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

C同学

体育委员

热爱旅游和运动,去过黄河壶口瀑布

三、拓展与提升

一、[2023江苏盐月考节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解读黄河

陈世旭

①走向黄河,是一种战栗的敬畏。

②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混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流域每年每平方公里有4000吨土壤被侵蚀,一年毁灭耕地550万亩,却又每年给河口输送泥沙10亿吨,净造国土几十平方公里。

③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桀骜不驯。河道任意摆动,宽窄差异几十里;河床或层层掀起,深揭数丈,或无限淤高,悬于城市半空;洪水决口泛滥,纵横几十万平方公里,使百万黎庶化为鱼虫,只在昼夜之间。

④黄河之于中国,是终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