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观刈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刈麦》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古诗词背诵中的一首,也是初中教材中极少的体现民生、关注农民生活、表现知识分子良知的文学作品。它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通过描写麦收季节农民的艰辛劳动和凄惨处境,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农民的深刻同情,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反思。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但极少数学生有干农活的体验,所以缺乏对古代农民艰苦生活的感知和同情,更不懂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他们对古典诗歌缺乏学习兴趣,更不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知性的阅读欣赏,需要教师良好的解读和巧妙的引导来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设计思路
这首诗虽然字句通俗,但主题鲜明,感染力强,可供教者大胆尝试、自由发挥的余地宽。教者可以跳出框框,打破常规,书上有的和学生会的少讲少练,大胆取舍,尽量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当好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尽可能不落俗套,上出个性。于是我根据读诗的三个境界(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懂社会),并紧扣学习目标分成四个板块教学。
第一板块:读懂诗歌寻诗中人—基点
第二板块:读懂诗人悟诗中情—重点、难点
第三板块:读懂社会颂诗外人—热点
第四板块:拓展练习—亮点
※教学目标
通过深情诵读,能够准确理解诗歌大意。
了解古代农民疾苦,探究原因,理解诗人亲民情怀。
通过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当今幸福生活的对比,联系时事热点十九大精神,培养怜悯之心、珍惜之情,热爱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中人的情感,理解作者情怀。
难点:培养怜悯之心、珍惜之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析题导入
从题目入手引出诗人白居易,介绍白居易。
诗人白居易看到了怎样的割麦场景呢今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看一看。
读懂诗歌寻诗中人
三分诗,七分读。
1、出示朗读要求:读正字音,读准语调,读对节奏,读出感情。自由读诗歌。
2、先让生示范朗诵,其他学生点评,然后师配乐朗诵,最后按组轮诵。
3、边听朗诵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幅画中有哪些人画外的我们是什么人哪些诗句分别描写了这些人
明确:农民——刈麦人(田家少闲月——但惜夏日长)
贫妇——拾麦人(复有贫妇人——拾此充饥肠)
诗人——观麦人(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
我们——吃麦人(……)
读懂诗人悟诗中情
(一)声情并茂地朗读描写刈麦人的句子,哪一句诗最让你感动,请说明原因。
明确:通过朗读和分析得出:刈麦人苦
(二)1、齐读描写拾麦人的句子,谈一谈你的感受。
明确:通过交流得出:贫妇穷
很多古诗也描写了农民的疾苦(屏显)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者》)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这一切都是什么导致的
明确:税
插入背景介绍——唐朝税制
由于藩镇割据,中央统治区域面积缩小,需要加税;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的,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不足,不久就产生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逼迫贫民卖地而不移税,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
声情并茂地诵读最后三句。
(屏显)今你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该自愧,尽日不能忘。
先让学生自由体会朗读,然后指导学生,在读原文时,摸着自己的胸口,扪心自问读;在读修改后的片段时,指着对方读。通过改读的形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屏显)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节选)
安得万里裘,
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
天下无寒人。
——新制布裘(节选)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学生诵读白居易其他诗句,感受亲民情怀。
师小结:诗人时任周至县慰,只能负责治安与税收,目睹赋税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却无能为力,只能指责自己,通过诗歌抒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是一位有社会良知的诗人。而今天,我们不再受赋税奴役之苦,既不割麦,更不拾麦,因为我们遇到了当代白居易。
读懂社会诵诗外人
1、(屏显)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习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