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子跃迁参数的测定
目的与要求
掌握UV—240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明了电子跃迁的基本及积分吸收强度s,爱因斯坦吸收系数Bn,振子强度f;跃迁矩积分Rmn的测定原理。
3?通过测定\co(NH)^Cl的Sb,f,R等参数,判断\co(NH)^Cl的d_d3’63 mnJ5n 3^63
电子跃迁特性。
4.学会络合物匠(NH3)6Cl3的制备方法。
?基本原理
物质分子中的电子都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其波函数为P,其相应的
能级为E,当分子中的电子吸受光能的时就要发生跃迁,从低能级Em
跃迁到较高能级E同时其运动状态由中m变为中n。其跃迁几率Pmn可以根据薛定谔方程的近似处理一微扰法导出:
p=8丸3|RRp/3h2
=BmnP
B=8丸3|RR/3h2
式中h为planck常数(h=6.626X10-34jc:S),p为辐射密度即每cm3电磁波能量的大小,其值与光的强度成正比例。Bmn称为爱因斯坦吸收系数: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辐射密度中的吸收几率,Rmn=丁中尸中?1成为跃迁矩积分。叫为跃迁矩标符,m=ZeFie为电子电荷ri为电i
子位子矢量,它反映了电子跃迁时,电荷的迁移情况。
卜面把Bmn与Lambert-Beer定律引出的克分子吸光系数e联系起来。
根据Lambert-Beer定律:
e=_1logL0mol-icm-is-i
ClI
二A
Cl
=A(l=1)C
式中e是克分子吸光系数,C是克分子浓度,l是液层厚度(l=1cm)。
10,i是入射光与透射光的强度。A是吸光度(即光密度)可由吸收光谱曲线的纵坐标读出。
当一个分子吸收一个频率为vmn的光子时就要从辐射中移走*的能量。如果每ml有N,个分子,则通过样品厚度为d的辐射能量的减少将为:
-di=BmnphvmnNdl
Bmnp为跃迁几率;hVmn为每一跃迁吸收的能量;N为单位体积分子数
若以波数Vmn表示,波数即波数的倒数:、=1;*三
二Vmn=cVmn
c为光速。将这些关系代入上式得:—di=Bnp-hcv^Ndl
i是每秒钟通过1cn2截面积的光能,等于光速c与辐射密度的乘积:
I=cP一 ; p-=-
v Vc
代如上式则-di=BmnihVmnNdl
以mol/l的浓度表示c时
C=—X1000N(N=6.023X1023)即N,=史C1000
C=—X1000
N
(N=6.023X1023)
即N,=史C
1000
代如上式则
—dl=BIhvNCdl
mnmn1000
—dL=bJh^dl
lmn1000
mn1000
logl0=B 「mnNCl
lmn2303
=£
IBmndV
hvN
mn2303
B
mn
2303e
hVN
mn
2303
NhV~mn
在所实验的一定波数区间,
可以把平均波数看成是谱带峰值所对应
的波数,因此有
Vmn=Vmax
IBmndV
IBmndV=
N2V^「vdv
max
BmnAV=
2303卜dvNT^Jv
max
(AV为实验波数区间的差额)
BmnN^伊VW=1.51X106挡;
Bmn
S=Idv (S称为积分吸收强度)
v
一―S
Bmn=1.51X106-Av
max
关于振子强度f的计算:
振子强度是实验的积分强度与理想的谐振子的积分吸收强度的比
值,即:
值,
即:
8vdvi
^vdv实
=2.31x108
=2.31x108
4.33x10-9S
kvdv] 』理
f= 实=4.33x10-9j8dv=
2.31x108v
2.31x108
实验发现:f-1
电子是允许跃迁
f?1
电子是禁阻跃迁
8v在104?105
电子是允许跃迁
8vV104
电子是禁阻跃迁
根据以上实验的数据,如果获得S,Bmn,f,Rmn等,可以进一步研究分子的结构及其反应性能。
三?实验步骤
1.制备Co(NH3)6Cl3
溶解6克NH4C1于10蒸馏水中,加热至沸,加入8克研细的CoCl2.6HO,趁热加入0.5克经活化的活性炭,以水冷却,加入20ml浓氨水,冷却至10°C以下,逐滴加入3ml的H2O2,搅拌,在水浴上加热至
60°C,并维持在50°C?60°C之间达20分钟,趁热过滤(用10诚蒸馏水淋洗),在滤液中慢慢加入5诚浓HCl,即有大量橘黄色晶体析出,冷却过滤抽干,于105C烘干。
配置浓度为8X10-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