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第1章電腦基礎知識1.1電腦基礎1.1.1電腦的發展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電腦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電子數值積分與電腦)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於1946年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的。ENIAC是一個龐然大物從第一臺電子電腦問世至今,僅僅半個世紀,其發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電腦已經使人類社會從製造業社會發展到了資訊化社會,改變了社會的面貌,促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驚人的變化,成為科技發展的最有影響的商品,並且它還將繼續預示著未來世界的變化,使數千年人類文明史中曾經有過的各種神話般的幻想逐漸變為現實。電腦的發展階段從第一臺電腦問世以來,電腦的生產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在推動電腦硬體發展的各種因素中,電子邏輯器件的發展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因此,電腦的發展階段常以電腦使用的器件來劃分。第一代電子電腦:電子管電腦時代。從1946年開始,用電子管作為電腦的基本器件。其主要特點是:體積大、耗電多、價格高、速度慢。第二代電子電腦:電晶體電腦時代。電晶體於1947年在貝爾實驗室發明,它的小體積、低耗電以及載流子的高速運行的特點,使電子管望塵莫及。第三代電子電腦:中、小規模積體電路電腦時代。第四代電子電腦: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電腦時代。微處理器的發展歷程1.全球第一塊微處理要用來處理算術運算,它集成了2300多個電晶體,具有4位帶寬,工作頻率為108kHz,尋址空間只有640B。2.新一代8位微處理器8080在1974年,推出了新一代8位微處理器——8080。8080集成了6000個電晶體,其時鐘頻率為2MHz。8080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它的誕生,使得Intel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微處理器.3.第一代微處理機——16位的8086CPU4.第二代微處理機——16位的80286CPU80286晶片於1982年2月1日正式發佈,匯流排帶寬為16位,集成了13萬多個電晶體,因此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主頻達到了20MHz。5.第三代微處理機——32位的80386CPU1985年10月,Intel推出它的第三代微處理機——32位的80386DX。80386DX是一塊集成進了27.5萬個電晶體的全32位微處理機,其時鐘頻率達到33MHz,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均為32位,具有4GB的物理尋址能力。6.第四代微處理機——32位的80486CPU80486微處理機於1989年4月正式發佈。這是一款在一片晶片內集成進了120萬個電晶體的CPU,是Intel第一次將微處理機的電晶體數目突破100萬只。7.第五代微處理機——32位的PentiumIntel在1993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高性能處理機Pentium。Pentium晶片內部集成進310萬個電晶體,單是最初版本的66MHz的Pentium微處理機運算性能,就比33MHz的80486DX高出3倍多,而100MHz的Pentium則比33MHz的80486DX快6~8倍。較之後輩的Pentium微處理機,這種Pentium微處理機又叫經典奔騰(ClassicPentium)。8.高能奔騰(PentiumPro)Intel於1996年推出了新x86系列CPU——PentiumPro。PentiumPro晶片內部集成進550萬個電晶體,內部時鐘頻率為133MHz。9.多能奔騰(PentiumMMX)1996年底Intel又推出了Pentium系列的改進版本,也就是平常所說的PentiumMMX(多能奔騰)。MMX技術是Intel最新發明的一項多媒體增強指令集技術,它的英文全稱可以翻譯成“多媒體擴展指令集”。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PentiumCPU在音像、10.二代奔騰PentiumⅡ1997年5月,Intel推出了與PentiumPro同一個檔次的PentiumⅡ。PentumⅡ有一系列的不同檔次的產品,其中第一代的產品就是PentiumⅡKlamath晶片。作為PentiumⅡ的第一代晶片,它運行在66MHz匯流排上,主頻分233MHz、266MHz、300MHz和333MHz四種。由於它代表了Pentium系列機當時的最高性能,所以將其稱之為二代奔騰Pentium。11.PentiumⅢ應該把PentiumⅢ稱之為“多能奔騰二代處理機”(PentiumIIProcessorwithMMX2Technology)。Intel於1999年2月發佈了PentiumⅢ晶片——Katmai,作為第一款專為提高用戶的互聯網計算體驗而設計的微處理機,使用戶能夠盡享豐富的音頻、視頻、動畫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