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02:文化自信(热点话题+时事速递+素材聚焦+人文示例).docxVIP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02:文化自信(热点话题+时事速递+素材聚焦+人文示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热点时政方向02文化自信

一、【热点话题】

传统与现代;文化种子

一代鬼才黄永玉:

“想我时就看看天,看看云”

【人物速递】

1924年8月9日,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几个月后,黄永玉被迫离家来到福建,但是这里也为他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的集美学校,规模很大,学校有6层的图书馆,这里是少年黄永玉的乐土。而他酷爱阅读的习惯,也由此养成。15岁时,他决定离开学校,从此开始流浪。1947年,黄永玉流浪到上海。一天,得知比自己大20岁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和自己住在同一条街上,他激动万分,便带着十几幅木刻画去拜见臧克家。臧克家认真地翻看完了他的画,说自己非常喜欢,想替他送去发表。后来,那十几幅木刻画绝大部分都没能发表,但臧克家从没在他面前提过。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唐弛,那时是上海邮局的高级职员。黄永玉每次一到上海邮局,唐张无论有多忙,都会立即放下手头的活,帮他处理稿费。那时候,身边的这些人,美好得令他感喟不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干净纯洁,我就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那时候巴金先生、唐张先生、臧克家先生,还有萧乾……很多文化界的老前辈,都花时间为我的生活帮忙。现在这些对我好的人都不在了,我要拿同样的感情对待别人。同时,他的艺名黄永玉也是他的表叔沈从文帮他取的。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黄永玉和汪曾祺成为来往最密切的朋友。汪曾祺逝世后,黄永玉回忆:我的画只有他一个人能讲。他死了,这样的懂画的朋友也没有了。而在黄永玉离开前,他曾说:想我时就看看天,看看云。

【人物素描】

“作品捐赠给国家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从小流浪,但黄永玉一直爱着他的故乡。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故乡是黄永玉的灵感来源,更是牵挂。而这种牵挂更直接和国家与民族联系在了一起。

2006年,黄永玉把珍藏数十年的百余件珍贵文物和部分艺术作品捐赠给了湖南吉首大学,这次捐赠轰动了文化界。同年,他将约2米宽、3米长的巨型画《世界和平》捐献给联合国驻华系统。画上题字为:世界不漏下一个还在受苦的人,让和平的鸟、和平的花,给全世界带来幸福温饱,没有恐惧,永远安全。这是继毕加索创作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之后又一幅倡导世界和平的传世之作。2014年,黄永玉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无偿捐赠了巨幅代表作《春江花月夜》和20世纪50年代为国家博物馆创作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壁画的小稿。时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黄永玉先生以90岁高龄向国家无偿捐赠其重要作品,表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爱国情怀。

对此赞誉,黄永玉则反复强调:只是小事一桩。后来,黄永玉回忆说:人老了,作品捐赠给国家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对故乡、对家国、对世界的爱,如今都凝结在了黄永玉的画作中。

【人物名言——作文高分借鉴】

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是了。要对得起每一顿饭,更何况这是一个这么有意思的世界。

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认认真真地做一种事业,然后凭自己的兴趣读世上一切有趣的书。

诚实是简单的,掩盖要费很大的力气。所以我一辈子就是这样,不行就不行,行就行,很简单的事。

二、【热点话题】

文化创新;诗歌艺术

《长安三万里》,大唐群星闪耀

【时事速递】

又一国风作品火出圈!时代化的惊艳表达诠释了何以长安何以中国。2023年7月,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仅6天票房便突破3亿元、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2分,成为暑期档当之无愧的黑马。电影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串起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顶流的大唐往事,令观众在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中穿行大漠边塞,徜徉烟雨江南,在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完美融合里,感受辉煌壮丽的中华诗歌艺术。《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是优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到舞蹈《只此青绿》,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光亮》,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获新生。这背后的成功密码,正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了时代化的惊艳表达。

素材聚焦1

诗词的视觉化传承

《长安三万里》气势磅礴,主题深刻,但它并不想教我们怎样去度过一生。而是在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反而可以从中汲取了营养。在那个人人会写诗的大唐,剧中人物皆出口成章。不管是洒脱而天真的李白大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百折不挠的高适道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一首首名家名篇再度以全新的视觉化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所有观带来了一种国学课般的奇妙观影体验。在那个璀璨的盛唐,那些如明珠一般的诗篇,我们的前辈会读,我们这一代会读,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代也会读,这是诗的魅力,更是美的传承。

素材聚焦2

电影中众星拱日月的大唐盛世

电影《长安三万里》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