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析当代维吾尔族『顶碗舞』的传承创新
摘要:维吾尔族“顶碗舞”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美学个性向世人展现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顶碗舞的历史追溯,历数了新疆舞蹈人从课堂到舞台对“顶碗舞”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分析了“顶碗舞”之所以成为20世纪舞蹈精品的艺术价值。顶碗舞作为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值得新疆舞蹈教育者们去代代传承,去丰富它独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使其在艺术舞台上释放出夺目的光芒。
关键词:顶碗舞舞蹈教学传承
新疆,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各民族文明迁徙融合的汇聚之地,是一体多元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之地。现在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绚烂多彩的乐舞文化。龟兹地区作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个文化体系汇聚地,产生了举世瞩目的龟兹文化,而龟兹乐舞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东西方艺术的浸润,在西域乐舞史乃至中国古代乐舞史上,久负盛名,它充分体现了以龟兹人为代表的我国新疆古代各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龟兹乐舞为东西方音乐舞蹈的交流和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
学界也有很多民族音乐学家们从音乐研究中揭示了西域龟兹乐舞的风貌,他们从音乐结构、音阶调式、乐器编配等方面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当今维吾尔乐舞艺术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过程,维吾尔“木卡姆”是古代“龟兹乐”的延续与发展。本文需要探讨的是,当代新疆维吾尔族“顶碗舞”承继龟兹乐舞遗韵,在当今舞台艺术实践中展现出的这种历史而来的开放、交流、融合、创新的智慧。
一、“顶碗舞”溯源
在克孜尔135号窟的残存壁画上绘一女菩萨,头戴锦帽,背有光圈,肩搭一条红绸带,上身赤裸,下身穿及膝长裤,赤足,右手胸前托碗,左手虚拈碗沿,舞者的躯体线条轻柔弯曲,动作自然而优美,舞者的神情妩媚,目光流转,脉脉含情,是为碗舞。除用右手舞碗外,也有用左手舞碗者。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碗舞多取材于佛祖因缘故事。相传,佛陀在未得道之前,曾在一菩提树下接受一少女的布施,一碗乳浆,佛陀因此得以悟道。碗舞主要是歌颂布施少女的天真,善良、美丽,由于在龟兹壁画中常见碗舞,估计龟兹古国很流行此舞。
此外,通过后人对克孜尔石窟壁画17窟壁画的临摹,有舞者在头、双肩、双臂顶着点燃蜡烛的碗翩翩起舞的舞蹈图像,我们能够推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先民就已经有了这种舞蹈形式。在西晋时代,中原地区的女乐杂舞中盛行一种《杯盘舞》,从文献资料所记载的《杯盘舞》史料中可以看到与西域克孜尔壁画中的乐舞形象有相似之处。
晋代太康年间(208-289年)流行的《杯盘舞》,是舞者用手接住杯盘,反过来覆过去地舞蹈。因为舞蹈中采用了歌颂西晋统一全国为内容的舞曲歌词,因而将舞名由《杯盘舞》改名为《晋世宁舞》,史称,此舞当时到处都在跳,这反映大乱之后,人心思定。《杯盘舞》的特点是杂技与舞蹈相融合,这正继承了汉代乐舞艺技合一的传统。
在唐代诗人张祜的《■拏儿舞》诗中这样描绘:“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拏儿。”{1}这个舞伎■拏儿应是来自古代新疆的勃伽夷城,或者是以善舞婆伽儿舞而得名的西域人{2}。碗在舞蹈者变化多端的姿态中,始终保持平稳的高难度技巧,使得中原皇上在观赏中惊叹不已。由此可见,这种托碗而舞的形式正是来源于西域少数民族的乐舞。
综上,通过一些古代壁画、诗词歌舞的记载和描述,我们大致推断出古代龟兹乐舞中的碗舞与当代维吾尔族“顶碗舞”之间些许有着一丝勾连,何况,从唐·杜佑《通典》中的记载:“……举止轻飚,或踊或跃,乍动乍息,翘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中也可领略鼎盛时期龟兹乐舞的风貌,然而,舞蹈终究是一种活态的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离开具体的舞蹈动作和造型姿态而言,可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二、当代新疆舞人对维吾尔族“顶碗舞”的传承
在研究古代龟兹乐舞的相关文章中,有学者指出,龟兹壁画中描绘的碗舞,确是古代西域曾流行的舞蹈。而且,“解放初期,在新疆的皮山县、叶城县仍然有碗舞在民间流传,这与历史上勃伽夷城的碗舞不无关系。且在相距不远的麦盖提县刀郎麦西来甫中,也有类似碗舞的敬茶舞。”{3}现今维吾尔民间流传的《萨玛瓦尔舞》、《顶油灯舞》、《顶碗舞》、《顶盘舞》、《顶瓜舞》等可被视作古代龜兹舞蹈在今天的遗风。碗舞从最初的供奉敬佛渐渐演变为世俗社会百姓的表演娱乐活动,这似乎是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所在。但“顶碗舞”能流传至今,成为维吾尔族舞蹈的典范之作,当代新疆舞蹈人对它的传承发扬,功不可没。
1.“顶碗小碟舞”从民间到舞台的艺术升华
表演性道具舞蹈“顶碗小碟舞”源于库车,以舞者所持的道具而得名,后在新疆各绿洲广泛流传,后来被新疆第一舞人康巴尔汗老师吸收创新,呈现于舞台,后来在维吾尔族舞蹈教学中又被称为《盘子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现状剖析与提升路径探究.docx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3: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docx VIP
- 美学 全册教案.pdf VIP
- 恒达富士WTVF-VF1电气原理图.pdf VIP
- 《九制黄精加工技术规程》(DB43T 2980-2024).pdf VIP
- 骨伤科临床常用中药外治经验方二首.pdf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2:危险源(物的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pdf VIP
- 国家职业标准--计量员.docx VIP
- Wistron FMD SOP to Vendor_May2018全物质揭露操作说明.pdf VIP
- 箱体尺寸自动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