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站:平遥县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docVIP

第八站:平遥县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站:平遥县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

古城古院里,古兵器定格“手上功夫”

鲜衣怒马,

仗剑天涯,

很多人内心,

都住着一个大侠。

他或她,

似乎随时会跃出来,

大喝一声!

只可惜,

那样的豪侠确乎在梦中。

但冷兵器的利刃寒光,

依然能够连通古今。

古城,古街;

古院,古宅。

推开那扇沧桑的木门,

犹如打开链接历史的轨道——

金戈铁马,意气恩仇,

三杯吐然诺,指捏五岳倒为轻。

事了拂衣去,此处可藏身与名?

在这里,

时光被研磨得闪闪发亮。

在这里,

钢铁被锻打得隐隐轰鸣。

昼与夜,

在这里不停轮转。

日月和霜雪,

在这里不断结晶,

凝结成战国血、汉唐韵、宋辽风……

匠人之心,

侠客之胆,

锤炼出一座博物馆。

重剑无锋,

古兵有魂,

定格上下五千年。

这里是平遥古城,

这里是晋地宝藏,

这里是山西博物馆之旅。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武侠梦,只可惜那样的豪侠只存在于梦中,但冷兵器的利刃寒光还能连通史今,为我们开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想象。

本期“晋地宝藏”,我们将带你走进平遥县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在这里,汇聚了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到青铜时代、宋元明清乃至抗战时期的兵器文化,并充分挖掘平遥古城防御军事文化,填补了全省乃至全国古兵器收藏、制作、加工、修复以及文化研究、展览的空白,丰富了平遥古城的文化内涵,成为平遥旅游的一大亮点。

古兵器博物馆就坐落在平遥古城西大街上,古老的院墙,历史悠久的四合院落,渗透着一丝丝历史的味道,当你推开那扇沧桑的木门时,犹如打开了连接历史的轨道,古兵器展示出的人类生存、文明、科技、战争的侧影,以及古人和今人的“手上功夫”,也仿佛随着时间定格。

从古兵器展示到刀剑铸造以匠人之心打造博物馆

平遥县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创办于2010年9月,是山西古兵器收藏家、锻造技艺第六代传人,也是山西非遗传承人刘文涛一手创办的。作为山西非国有博物馆中的一员,该馆是中国首家专业性古兵器博物馆,也是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还被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命名为“中国古兵器艺术博物馆”。如今,古兵器博物馆已经公益开放了10年之久。

提到平遥,有人首先会想到票号,其实它在金属冶炼、铸造历史上也留下了炫彩的一笔。平遥的冶铁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以来,冶铁业一直快速发展,兵部和工部还授予很多匠人“执照”,专门给官府做兵器或者做民用铁制品。据刘文涛介绍,明朝时平遥当地最有名的制铁匠人是张氏家族,到了清朝时期,刘文涛的先祖投拜张氏门下,从此踏入传统铁业的领域。

看着祖辈们锻造铁器,刘文涛莫名就喜欢上舞刀弄剑。平遥古城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兴盛一时的镖局,很多镖局旧址至今仍陈列着昔日用过的刀枪剑戟。“小时候,我家附近住着3位拳师,我特别喜欢拳师家里挂着的大刀、宝剑,跟舅舅学打铁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多会儿也能铸一把宝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文涛注定和古兵器有缘,从19岁工作后,就开始收藏古兵器。历经30载,刘文涛收藏的兵器已多达几千余件,他创办博物馆,以“遵循古制,精进研发复古刀剑;珍藏修复,完美再现古兵风采;集思谋新,丰富创造个性刀剑”为宗旨,一方面展现古兵器文化,一方面也希望家传的手艺能有所建树。

早在2001年,刘文涛就破译了中国古刀剑传统锻造工艺失传已久的秘密——“花纹钢技术”,取得了现代刀剑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古兵器收藏界闯出有了名头。之后,“复活”古兵器,成了刘文涛的一大嗜好。记者在古兵器博物馆里,看到颇具盛名的“花鎏金唐刀”“永乐大剑”“乾隆御用大阅佩刀”“乾隆神武剑”等“名刀”,这些都是刘文涛潜心30年,利用传统技法,经十余道工序手工研磨而成,濒临失传的古刀剑铸造术,在他手里正发扬光大。2011年6月,文涛坊宝剑制作技艺得到专家认可,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以匠人之心打造博物馆,是刘文涛的初心。博物馆建起开放后,刘文涛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他的天地也越来越大,2018年10月26日,古兵器博物馆承办了以“合作·互助·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国际论坛,70名来自国内外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及相关人士共济一堂,探讨我国及国际非国有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思路和方法路径,以及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经验。

六大展馆五个作坊全方位再现了古兵器制作流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这个古兵器博物馆,是带你认知古今、认知兵器的最好载体,六大展馆和五个作坊,集兵器展览、文化研究于一体,动静结合、视听互补,传递着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强劲讯息。

古兵器是冰冷的,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却是火热的。我国冷兵器的使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展馆内以历史时代为分期,系统展示了原始社会、石器时期、青铜时期、汉唐时期、宋元、明清乃至抗战时期的兵器文化。更为难得的是,该博物馆立足平遥,既呈现了平遥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