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自然的语言》课内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1、2节

1、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3、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1节主要表达方式是:[ ],这样写好在哪里?

5、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6、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答:

7、用“||”将第2节分为三层,概括层意。

8、第2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二)阅读7节

1、中心句是第 句。( ) A、第①句 B、第③句 C、第⑤句 D、第⑥句2、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3、用“||”将本节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A、总分B、并列C、解说D、补叙4、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B、列数字C、举例子D、打比方5、第⑤句中的“早春”、“晚春”两个词在文中指公历三、四、五月,其实农历对正月、二月、三月也有称呼。请问农历五月与三月分别称作什么?

6、“气候”是“气”与“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

(三)阅读8节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 句,这段文字是按 顺序解说事理的。

2、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答:

3、“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答:

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A

2、时间顺序;举例子

3、因为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各种自然现象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它们好像在提醒农民适时安排农事,起到了语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说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4、描写;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5、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6、荣枯去来

7、……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8、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

(二)1、A

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3、C

4、D5、孟春、季春

6、二十四节气名称选其二即可

(三)

1、①; 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2、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3

3、“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

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