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 文言文阅读试题(上海专用)试卷().docxVIP

备考2023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 文言文阅读试题(上海专用)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备考2023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文言文阅读试题(上海专用)试卷()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文言文阅读试题(上海专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脉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与元九书(节选)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1.文中的“子”是指_______(人物),他是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的是______(朝代)的宋濂。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七十而从心所欲()

(2)媵人持汤沃灌()

(3)及五六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用的内容来印证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思而不学则殆

B.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三篇选文都介绍了个人的求学经历,你从中汲取到哪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文

右溪记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唐·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②营溪:营水。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6.甲文是__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姓名),他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众多山水游记的佳作,被称为“____________”。

7.(1)解释下列加点字。

伐竹取道_________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

悉皆怪石_________此溪若在山野之上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B.斗折蛇行(北斗星)

C.凄神寒骨(使……凄凉)

D.心乐之(以……为乐)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认真读甲文,梳理游踪,仿照示例填上空。

发现小石潭欣赏潭中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同游者

10.下面有关乙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和“为溪在州右”两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因为右溪佳景无人赏爱,所以对它进行修葺与美化,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介绍了小溪的位置、环境和特点。后一部分都是议论,通过对比表述了对右溪“无人赏爱”

文档评论(0)

盒子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