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研究

1、行业景气高企,投资机会接踵而至

1.1、量、价、利分化:重视相对确定性

中游动力锂电池创新驱动带来溢价,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以2015年为起始点,新

能源汽车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国内产业链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实现了“质”飞跃,造就了

一批各细分领域的全球巨头。在二级市场中,各细分指数中燃料电池具有较强β属性其涨

幅居中;锂电池与储能指数涨幅显著高于其他指数,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其原因是锂电

池产业链的创新驱动及资源优势持续贯穿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带来的估值溢价,而储能

与锂电池重合度较高。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空间巨大,凸显中长期投资价值。

在2017-2019年度,各新能源汽车指数跑输沪深300,其主要原因是:1)资本开支

加大导致阶段性产能供过于求,产品(锂、钴、电解液、正极等)价格下行,企业营收、盈

利受限,戴维斯双杀;2)政策波动较大,导致需求端的较大波动。2020-2021年新能源

汽车指数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疫情导致需求下滑、

补贴断崖式下跌、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等多重负面影响,于2020Q1迎来了需求中长期向上

的反转拐点。我们认为是一个5年以上维度的高增长、高确定性的高光时段,进而给板块

带来估值溢价。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具备中长期α投资机会。

电动车与储能将驱动锂电池行业进入中长期成长通道。从产业周期及投资属性分析,

展望未来我们判断,燃料电池行业仍会表现较强的beta投资机会,但随着政策推进与产业

链不断完善,其α属性也将逐步增强。而基于锂电池为核心部件的电动车与储能产业链有

望走出持续的高成长性,因而具备非常强劲的中长期α投资机会,仍会是板块投资的重中之

重。

1.2、产业变迁:制造业属性演绎成消费+科技属性

产业链的价值转移,凸显行业消费与科技属性。随着智能网联不断强化车企的数字化

转型,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重心正加速由传统的生产制造向价值链的两端转移,新能源汽车

行业日益重视前段研发设计与后端软件溢价,赋予汽车行业更多消费与科技属性。

电动化3.0时代,爆款助推需求。汽车行业经过过去10余年的导入期,目前行业已经

进入到了百花齐放的3.0时代,全球主流车企从供给端释放出众多车型,爆款车型有望持

续投放,例如特斯拉Model3、大众的I.D.3/4,比亚迪“汉”,小鹏P7,蔚来ES8、EC6

等,以及A00现象级产品上通五的MiniEV,给终端需求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我们认为,

智能化将是下一个驱动电动车需求的最大推动力。

新势力销量屡创新高,推动汽车科技与消费升级。造车新势力的产品科技属性强、营

销手段丰富、品牌塑造能力强,深受消费者青睐。2021年1-11月蔚来合计交付量达8.1

万辆,其中11月交付量1.09万辆,yoy+106%;小鹏1-11月累计交付量达8.2万辆,

其中11月交付量达1.56万辆,yoy+270%;理想汽车1-11月累计交付量7.6万辆,其

中11月交付量1.35万辆,yoy+190%。整体来看,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单月交付

量近4万辆,成为电动智能大浪潮时代重要革新者与驱动力。

1.3、生态重塑:电动化与智能化相得益彰

智能电动汽车打造移动出行的“第三空间”,改变人们出行体验。在产业变革之下,智

能电动汽车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汽车代步工具,成为人们出行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和移动出

行的“第三空间”。由于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满足于将汽车作为

代步交通工具,而是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搬到汽车产品上,我们认为,智能电动化快速推

进将大大激发C端需求,这也将是下一轮车企需抢占的制高点。

顶层设计加码智能汽车。汽车作为中国第二大产业,发展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升级将会

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助力国内经济的结构转型加速和快速发展。我国政策制定大力扶持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概念相关产业发展。其中,2020年十一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

发展战略》提出到2035年中国成为智能汽车强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已具备重要驱动因

素。1)政策催化;2)汽车及出行行业寻求新变革;3)新进入者对现有市场的挑战;4)

文档评论(0)

\¯秋。ツ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