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VIP

12.《石钟山记》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2024春高二级语文《石钟山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3.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重点难点】

重难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主旨;了解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个人预学】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又字和仲,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此后又贬谪至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其文纵横恣肆,为“”之一。

2.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3.写作背景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也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调任至汝州(现河南临汝)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下了这篇文章,并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4.文体知识:记

(1)记: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作者可以通过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主张。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2)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

【同伴助学】

1.自学文本,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

(1)彭蠡()?(2)郦()道元(3)铿(?)(4)硿()

(5)栖鹘()(6)磔()(7)鹳鹤()(8)噌吰()()

(9)穴罅(?)?(10)窾()(11)镗鞳()()

(12)无射()(13)汝知()之乎(14)钟磬()

2.(1)概括全文,用一句话说明本文“记”的是什么?

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教师导学】

(一)梳理第一段内容,完成表格

(二)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后,认为石钟山发声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五)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自己考证的过程和结论是完全科学的、正确的吗?为什么?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训练验学】

1.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2.《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人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从而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3.“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