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1692.pdf

“龙”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1692.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

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辞海》)

【材料二】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

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

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

也是个重要角色。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

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御毅传书》。

【材料三】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

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

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如“龙

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

龙灯、龙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如龙门、龙

壁、龙亭等等。

【材料四】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

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

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探究上述四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

(至少三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说说与龙有关的神话传说或人物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有专家正在重新建构向世界展示中国

国家形象的品牌,龙可能不再是中国的形象标志,原因是“龙”在

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会

让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片面、武断的联想。互联网上展

开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中国的形象标志――龙?”的调查

和讨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2)叶公好龙画龙点睛

(3)“略”。

“龙凤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

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

全-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往今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崇拜龙凤,造

就了丰富的龙风文化。龙以腾云驾雾、邀游在天的形象和蓬勃向

上的气势,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凤以展翅翘尾、五色备举的形

象和高雅美善的气质,成为世间祥瑞的象征。

【材料二】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中写道:“龙与凤代

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

族。……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zhào,开始)

端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材料三】龙凤文化发展到现代,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继续

表达,也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对祖国拳拳深沉的情感认知,是数千

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文史中国》

(1)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对联。

上联:①________炎黄千栽江山难老

下联:凤呈祥华夏万年②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华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2)①龙腾云②情意永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