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压轴题.docx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压轴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已知:在矩形ABCD中,AB=10,BC=12,四边形EFGH的三个顶点E、F、H分别在矩形ABCD边AB、BC、DA上,AE=2.

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求△GFC的面积;(5分)

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为菱形,且BF=a时,求△GFC的面积(用含a的代数式表

HD示);(5

H

D

GA H D A

G

E E

G

B F C B F C

32、如图,直线y?? 3x?4

3

求点P的坐标.

与x轴相交于点A,与直线y? 3x相交于点P.

请判断△OP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动点E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P?A的路线向点A匀速运

yPBEOxFAyPOAx(备用图)动(E不与点O、A重合),过点E分别作EF?x轴于F,EB?y轴于B.设运动t秒时,矩形EBOF

y

P

B

E

O

x

F

A

y

P

O

A

x

(备用图)

3、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A?2,0?,P是函数y?x?x?0?图像上一点,PQ⊥AP交y轴正半轴于点Q(如图).

试证明:AP=PQ;

yy=xPQOAx设点P的横坐标为a,点Q的纵坐标为b,那么b关于

y

y=x

P

Q

O

A

x

当S

?AOQ

?2S3

?APQ

时,求点P的坐标.

4、(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4分)

已知点E是正方形ABCD外的一点,EA=ED,线段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F,

如图1,当BF=EF时,线段AF与D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如图2,当△EAD为等边三角形时,写出线段AF、BF、EF之间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证明.

FE

F

E

FD A D

F

C B C

图1 图2

5、(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3分,第(3)小题4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OABC是等腰梯形,CB∥OA,OC=AB=4,BC=6,∠COA=45°,动点P从点O出发,在梯形OABC的边上运动,路径为O→A→B→C,到达点C时停止.作直线CP.

求梯形OABC的面积;

当直线CP把梯形O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求直线CP的解析式;

当OCP是等腰三角形时,请写出点P的坐标(不要求过程,只需写出结果)

y

y

C

B

O

P

A

x

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7与正比例函数y=4x的图象交于点A,且与x轴交于点B.

3

求点A和点B的坐标;

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过点B作直线l∥y轴.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C﹣A的路线向点A运动;同时直线l从点B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交x轴于点R,交线段BA或线段AO于点Q.当点P到达点A时,点

P和直线l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①当t为何值时,以A、P、R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

②是否存在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QA=QP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C不重合),过点P作PE⊥PB,PE交射线DC于点E,过点E作EF⊥AC,垂足为点F.

当点E落在线段CD上时(如图10),

①求证:PB=PE;

②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试求出这个不变的值,若变化,试说明理由;

当点E落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在备用图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大致图形,并判断

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只需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

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EC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AP的长,如果不能,试说明理由.

P。FA D A

P

F

E

B

(图10)

B C

(备用图)

8、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60??EMF?120?AA?B?C?DD?A

求证:∠A=2∠CBD;

当点P从点A移动到点C时,y与x的函数关系如 E A D F

图2中的折线MNQ所示.试求CD的长; F

在(2)的情况下,点P从点A?B?C?D?A BE M C

移动的过程中,△BDP是否可能为等腰三角形若能,

B

请求出所有能使△BDP为等腰三角形的x的取值;

若不能,请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