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白发的期盼(节选)-教案.docx

高中语文:白发的期盼(节选)-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高中“学讲教学”研讨活动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白发的期盼》教学设计

新沂市第一中学韩甜甜

教材分析

《白发的期盼》是新课标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下的一篇新闻分析类课文,通过声音媒介的形式来进行阅读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的有效实践形式之一。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作者非常善于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坦诚交流。用人物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对话自然,贴合主题,产生了极强的听觉感染力。教材注重对学生的倾听训练及深度自我认知,关注当下,呼吁承担赡养责任的中青年人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现实需求的大关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新闻分析类文本教学还未曾接触过,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对精神赡养的概念仅停留于认识的浅层次,高一学生还不能意识到“精神赡养”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许多作为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亲情的观念较为淡漠,因而有必要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深化对于“精神赡养”的认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破译老中青的对话内核体察作者的访谈目的;

2.能够理解、评判媒介传播内容,展开有效的表达交流。

四、课前准备

1.听《白发的期盼》的完整录音;

2.小组合作,采访亲友,仿照《白发的期盼》形式制作录音,与同学交流。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今天我将通过声音媒体的形式来跟大家学习一篇新闻分析《白发的期盼》

从标题“白发的期盼”入手,“白发”指什么,是用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修辞,代指老年人,标题即为老年人的期盼。那么从标题可以生发出这几问题:

①老年人的期盼是什么?

②老年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盼?

③怎样达成老年人的期盼诉求?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解决这几个问题。

任务一:倾听录音,捕捉信息

听录音①,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叙述受访老人的相关情况。

吴女士:人物身份:北京大学退休女教授

家庭状况:老伴去世了,两个女儿且都在美国工作,住80多平的房子

生活状况:每天都去学校实验室等于自娱自乐

高先生:人物身份:退休人员男性

家庭状况:有儿子孙子,儿子离自己不是特别远

日常生活:喜欢养鸟,以鸟为伴

教师提问:你从这两位老人的谈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明确老年人的期盼是什么?

老年人期盼的是一种子女陪伴,人伦之乐,形象表明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与渴望。

2.我对“精神赡养”的理解(学生来自由谈)

专家提出精神赡养这个词,大家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来听听专家给下的定义:陈博士: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教师小结:精神赡养定义第一层:承担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第二层: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任务二:言为心声,以声悟情

听录音②③,对话子女,思考访谈的中青年对于“老人的精神赡养”是什么态度?

我希望这些来自子女的声音,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中年人:迫于经济的压力,有心无力,有孝心,但迫于小家庭的生活,责任意识淡薄。

大学生:“精神赡养”责任意识有认识的误区,以自我为中心,有点自私。

2.学生讨论探讨“精神赡养”匮乏的原因?(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社会原因:传统的以守土为重形成的家庭赡养模式,以不流动为前提。时代的变迁导致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性,现代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必然威胁传统的传承。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改变了模样。

个人原因:父母理解子女,过度包容子女,不想麻烦子女,缺乏沟通。

子女为了美好的明天,有的求学,有的离乡务工,产生距离感,沟通少。

3.以情带行,行为心表:对照文本中“魏先生”的故事,听录音④,思考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小组讨论交流)

魏先生的叹息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责任人对老人精神赡养的悔恨,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自私和漠视,我们要解决现实生活的变化与传统观念需要从双方及政府去考虑。

老人:要注意自我精神的满足,如养鸟的高先生,退休做实验的吴老师,寻求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途径,如跳广场舞、学写毛笔字、旅游等。

子女:尽可能在自己的工作、学业中抽时间去陪陪父母。

政府:完善养老机制,提供养老

教师投影:明确访谈目的:

1.“与老年人的对话”,重在表现他们“精神需求”的急切,意在说明提出“精神赡养”这一问题的现实性;

2.“与中青年人的对话”重在表现他们“精神赡养”责任意识的淡薄,意在强调说明呼吁重视“精神赡养”的重要性;

3.思考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

知识链接——“常回家看看”写入法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