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毒理学基本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损害作用指引起功能紊乱、损伤、疾病或死亡的生物学效应。特点: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缩短;机体功能容量或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下降;机体对其他某些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四、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第6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非损害作用与损害作用的关系二者都属于生物学作用;后者经过量变达到某一水平后发生质变,从而转变为前者。四、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第6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的确定根据统计学,观察指标是否处于正常值范围(平均值±2个标准差)。凡观察指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认为属于损害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第6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的确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内,但停止接触后,差异仍然持续一段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内,但机体处于功能或生化应激状态下,差异更明显。第6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毒效应包括:肝、肾、肺等实质器官损伤、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抑制、神经行为改变、出现畸胎、形成肿瘤等多种形式。效应的范围则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异常改变到明显的临床中毒表现,直至死亡。毒效应的这些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化学物质的毒效应谱。五、毒效应谱第6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效应谱具体表现: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体内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量和分布)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死亡。另外,包括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作用。第6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毒效应谱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效应谱死亡临床中毒亚临床改变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第6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适应、抗性、耐受的定义适应(adaptation):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显示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抗性(resistance):用于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机构改变,以至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抗性产生必需有化学物的选择及随后的繁殖遗传。第6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耐受(tolerance):个体:指获得对某种化学物毒作用的抗性,通常是早先暴露的结果。也可用于在暴露前即有高频率的抗性基因的群体。引起耐受的主要机制可能是由于到达毒作用靶部位的毒物量降低(处置性耐受)或某组织对该化学物的反应性降低。第6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毒性(selectivetoxicity),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targetorgan)。例如:脑:甲基汞;造血、神经系统:铅。六、靶器官第7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靶器官与效应器官的关系效应器官:出现毒性效应的器官,称为-。靶器官是毒物直接发挥作用的器官;效应器官可以是靶器官,也可以不是。例如:马钱子碱中毒,引起抽搐和惊厥,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效应器官是肌肉。第7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该器官的血液供应;②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③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④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成为毒物的靶器官的原因第7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⑤对损伤的修复能力;⑥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⑦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⑧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等。成为毒物的靶器官的原因第7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定义:指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在较低浓度产生对生物机体有益反应(刺激作用)而高浓度则产生有害反应(抑制作用)的一种效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七、毒物兴奋效应第7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定义: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类型: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八、生物学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