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doc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

第五章———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

1.比:即“比照”、“比附”,或称“比附援引”,指中国古

代司法判决中,在法律对某一事件或行为没有明文规定的情

况下,援引法律的类似条文或过去的判例断案的制度

2.汉律六十篇:汉武帝时期继续立法活动,令张汤、赵

禹等制定法律,如张汤制定《越宫律》二十七篇,是有关宫

廷事务和警卫方面的法律;赵禹制定《朝律》六篇,是有关

诸侯百官朝贺制度的相关法律。自此,这一阶段制定的《越

宫律》27篇和《朝律》6篇,与先前完成的《九章律》9篇

《傍律》18篇,合称为“汉律六十篇”。

3.亲亲得相首匿: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

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

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

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也

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4.官当:官当的意思是以官职抵当徒刑。官当起源于《晋

律》中的“杂抵罪”,即用夺爵位、除名籍和免官来抵罪。

5.八议:是中国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

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八议”最早源于西

周的八辟。

6.十恶:指的是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

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十种罪行。

7.《开皇律》:《开皇律》体现了隋文帝的德治思想。法

典编目条例包括名例、卫禁等十二篇五百条。《开皇律》确

立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制度,并将“十恶”重

罪正式列入《名例律》,贵族、官员法律特权扩大化。它在

篇章体制、基本内容等方面总结了以往朝代的立法经验,使

封建法典趋于定型,并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蓝本。

8.《唐六典》:是唐玄宗时期制定的记载当时国家行政制

度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行政法典。

9.《宋刑统》:是宋开国第一部法典,于建隆四年由宋太

祖命窦仪编订。体制上,其基本沿袭唐律,由十二篇213门

组成,律文后加以疏议,再附以相关敕、令、格、式,并新

增起请条开创中国古代刑律编纂新体例,在中华法律史上有

重要历史地位。

10.提点刑狱司:是宋代首创的掌管一路司法、监察等事

务的重要路级机构,其长官的全称是“提点某路刑狱公事”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试述“春秋决狱”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答:“春秋决狱”最重要的原则被认为是“论心定罪”,

即以《春秋》之义去考查犯罪者的主观动机,再对案件作出

裁决。春秋决狱的原则,按照董仲舒的论述应该是“本事原

志”,即春秋决狱,应兼顾事实和动机。但是,由于儒家经

典教义不具有法的规范性和确定性,法吏又往往不谙晓儒术,

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任意比附,造成司法专断和腐败的

局面。春秋决狱推动了律学的发展,对审判原则也进行了

修正。春秋决狱促进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开辟了引礼入法

的通道。

2.试述汉朝文景时期刑制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历史意义。

答:①背景:自战国至秦朝,随着朝代更替,新旧刑罚

混杂,层次体系不清,使刑罚制度显得杂乱无章。西汉初年,

在秦朝刑罚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改革,但刑罚体制与秦朝并无

本质差别。

②措施:汉文帝批准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利用徒刑、笞刑

和死刑代替黥、劓和斩左右趾三种肉刑。汉景帝下令把斩左

趾的笞五百减为笞三百。中六年又下诏把笞三百减为笞二百,

笞二百减为笞一百。汉景帝对执行笞刑的刑具和执行方法做

了具体规定。汉文帝对劳役刑做了改革,决定将终身服役的

劳役刑制度改为有限期的劳役刑制度。

③历史意义:文景二帝废除肉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

流,有利于保护社会生产力;废除肉刑使我国古代的刑罚手

段由野蛮残酷变得较为人道;改革后的汉朝刑法,为封建制

五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文景二帝改革刑制,是我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历

史意义的事件,是由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过渡的重要标

志。

3.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典体例的发展变化。

答:①魏《新律》对汉旧律的改革。一是增加篇目,将

刑事条款尽入于律,作为正典;二是体例上的调整,魏《新

律》将汉《九章律》中类似现代刑法总则的《具》律改称《刑

名》,列于律首。体例更为科学,成为三国时期具有代表性

的法典,是晋律的直接渊源。

②晋律设置更有进步。一是严格区别律令界限,二是篇

章体例合理,分魏律《刑名》为《刑名》、《法例》两篇,丰

富了刑律总则的内容;同时对篇章的设置进行了调整,使其

更加合理完善。

③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魏律》和《北齐律》亦有所进步。

《北齐律》将《刑名》、《法例》合为《名例》,冠于律首增

强了法典结构上的科学性。

4.简述《唐律疏议》的内容和影响。

答:唐律疏议》的内容包括:名例律》、卫禁律》、职

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tgpt先行实践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查找,论文服务,方案设计,网赚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