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舌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内容:
中医看病,都要看看舌头,因为舌头和人体脏腑关系密切,一般认为舌尖反映心肺,舌边可以反映肝胆,舌中心反映脾胃,舌根可以反映肾脏。因此,观察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人体正气的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情的进退,是中医辩证不可缺少的重要客观指标,所以中医特别重视望舌,称为舌诊。
中医舌诊的内容主要分望舌质与舌苔两个方面。
舌质,又称为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
正常的舌象是“淡红色,薄白苔”,即舌质淡红,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舌苔薄白,干湿适中。
关于舌体,要观察四方面内容。首先是舌神。舌体有光彩,有生气,灵动红活,就是有神。如果干枯死板,失去光泽,则是无神。舌有神,则预示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比较好,反之则可能不好。第二是舌色。舌体的红色变浅,反映气血不足,舌体的红色加深,是热证的表现,且红色越深,热势越重,舌体上出现瘀点,瘀斑,又是淤血证的常见征象。第三是舌形。舌体淡白而肿胀,并出现齿印,是反映病证属于虚寒性质。舌体瘦小、深红而开裂,则是阴虚有热的表现。第四是舌态。如果舌体变得转动不灵,可能表示病情加重,舌体颤动,可能为虚损太过或有中风之证,伸舌歪向一边,多见中风或中风之先兆,舌体软弱,无力屈伸,
多由气血损伤严重所致。
关于舌苔,主要观察舌色与苔质。外感疾病初期阶段的表证,舌苔较薄,涉及脏腑病变的里证。舌苔可以增厚。寒性病证的舌苔多呈白色,热性病证的舌苔多呈黄色,黄色越深,说明热势越重,甚至可以出现焦黄、焦黑色的。舌苔干燥表示津液亏损,舌苔滑润表示湿浊不化。
现代医学的临床观察也表明,在许多疾病中,舌头确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对于中风病人的歪斜舌,中西医就有着共同的认识。近年来,国外也很重视研究舌头与疾病的关系,例如德国有位学者发现肝硬化的患者常可见到舌头充血肿胀,呈蓝红色,称为“肝舌”由此可知,无论古今中外,都发现舌头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体内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舌头反映出来,舌头是人体的一面镜子。
对舌质舌苔望诊的深度和广度,是目前西医有关舌诊认识所不及的。中医通过舌诊可了解人体脏腑的虚实,辨别病邪的深浅,病情的寒热,判断病势的轻重变化。
中医为了深入观察舌象,将五脏分配于舌体各部。常用的部份是,舌尖属心肺,舌中心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
舌诊分看舌苔和舌质两大部份。
(一)望舌苔:
舌苔指的是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薄垢,可借以辨识胃气(消化功能)的强弱,反映病邪的深浅和性质,以及肠胃(消化系统)的病变等。舌苔的形成,正常时由胃气所生,故健康人的舌苔多薄白津润;病态时的舌苔,主要由于病邪的影响所致。看舌苔着重观察苔质和苔色。
⑴苔质:包括苔之有无、厚薄、干滑、腻粘等方面。
有无:可提示正气的盛衰,病势的进退。有苔表示病人胃气尚存,机体尚有抗病能力;无苔则表示正气不足,抵抗力低,可见于热病后期的阴津亏损。
厚薄:可推断病邪的盛衰、病势的深浅。薄苔多表示正常或病邪在表,病势轻浅;厚苔表示病邪盛,且入里,有的可兼有消化不良、上腹胀闷、打馊呃、恶心等证候。如舌苔由薄变厚,则多为病邪由表入里,邪盛病增;如苔由厚变薄,则是病邪退,正气复,病将好转。
干滑:可表示津液的存亡,推断病邪的性质。苔干多见于热性病高热,热伤津液,伴有口干口渴;干苔亦见于阴虚内伤,津液不足。苔滑(苔面水分过多),则多见于寒证、湿证。
腻腐:可推断是否痰湿或食滞。所谓腻,是指苔细腻紧密,中厚边薄、光滑,揩刮不去,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腐苔,苔如腐渣,似腻而粗糙、疏松、刮之易脱,多为食积、痰浊。
⑵苔色:主要为白、黄、灰、黑四种。
白苔:主表证和寒证,病势较轻。如苔薄白津润,伴有恶寒发热、
头身痛的,多为外感风寒;若白滑腻,伴有胸闷呕恶、咳嗽痰多的是内有痰湿;舌苔白中带黄,伴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则为半表半里证;苔薄白微黄,也可见于风热外感。
黄苔:一般为里证、热证。苔薄黄微干,为外感风热;苔黄厚干燥,多为里热、实热;黄燥干裂,起刺,兼有腹满便秘的,为燥热伤津;若苔黄滑腻,则多是湿热内蕴。
灰苔:多为里证,有寒证和热证之分。灰苔滑润的,为虚寒或寒湿;灰苔干燥,多为实热伤津。
黑苔:多为重证,主寒盛或热极。黑苔润滑,体寒肢冷,则多为阳虚或阴寒;舌苔干裂,多是热极或伤阴。
由上可知,中医通过对舌苔的望诊,可推断病证的性质和演变,如苔色由白一黄―灰一黑;苔质由润一干一焦一裂,薄一厚,有一无,则多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病势由轻变重。若舌苔朝相反的方向演变,则常为病势好转、病退或正复的征象。但望诊舌苔时,应注意鉴别假苔或染苔:哺乳期的婴儿,其舌苔多白腻,吸烟者多苔色黄腻;食枇杷、核黄素、阿的平以及某些黄色药物,如黄连、栀子等,可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考资产评估计算题汇总.docx
- 自考风险管理复习资料.docx
- 自蔓延高温合成.docx
- 自行监测模板.docx
- 自评《秦末农民起义》.docx
- 自身抗体谱检测.docx
- 自选中药八味巧退烧.docx
- 自酿葡萄酒加糖量的计算方法.docx
- 臭气浓度的等级划分.docx
- 臭氧产生原理.docx
- 2025年高考化学上海卷真题(含答案).doc
- 202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01(解析版).doc
- 202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02(原卷版).doc
- 【小升初真题】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 2026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词性变化规则 课件.doc
- (小升初)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六年级下册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doc
- (小升初)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六年级下册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doc
- 【小升初真题】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 【小升初真题】2025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 【小升初真题】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