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PPT模板.pptx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PPT模板.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

——辛弃疾《鹧鸪天》

悟“真意”

理解“真意”是陶渊明“本真的生命状态”。

品“真人”

理清诗人“认识自我”并最终“成为自我”的艰难过程。

辨“真言”

理解陶诗是诗人率性自然生命状态的流露。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五)

陶渊明

理解“真意”是陶渊明“本真的生命状态”

悟“真意”

陶渊明生平

陶渊明(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

家境没落,出身微寒。

同时具有儒家和道家两种修养。

二十岁入仕,痛感世道的险恶,人生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出仕”、“入仕”间徘徊。

四十一岁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

早年生活

仕宦生涯

隐居生活

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

晋朝社会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

统治者荒淫奢侈,无心朝政。

文人处境

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

动辄被无辜杀戮。

文坛风气

文人辈出,但惧谈政治。

绮靡之风,清谈玄言盛行

“陶谢”开田园山水之先河,

向玄言风发起挑战。

《饮酒》创作背景

《饮酒》组诗二十首,是一组五言古诗。作于诗人归隐居田后,正值东晋灭亡前夕。诗前小序中说,这些诗是他“闲居寡欢”,酒后命笔,用以“自娱”,聊为“欢笑”之作。后人则认为其是“借酒为题耳,非咏酒也”,即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饮酒》(其五)是上述这一组诗中格调最为雅致,也最广为后世传诵的佳作。

诗文诵读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字词解析

结庐

建造房舍。结,建造;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

喧嚣扰攘的尘世

问君;尔

作者自问;如此,这样

心远

指心和世俗远离。

(只要心远离尘俗,就自然会觉得所居之地偏僻幽静。)

东篱

东边的篱笆。

(自陶渊明这首诗后,“东篱”可指代菊圃。)

悠然

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日夕

山间的云气;傍晚

相与

一起

真意

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欲辨已忘言

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住在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你问我怎样能做到这样呢?

心远离世俗,住处自然偏僻宁静。

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悠然自得,抬起便看到了南山。

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归。

这里边有自然的意趣,想要辨析,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诗意梳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归隐后的美景与生活乐趣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谛

“而无车马喧”

诗歌品读

“此中有真意”

01.诗人隐居在喧嚣扰攘的尘世,怎么会“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禄,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02.“心远地自偏”中的“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官场,更深一层含义,是远离世俗往来的纷扰,超凡脱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因为心志高远,心境超脱世俗,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悠闲地采撷着菊花。正在专心致志地采,偶一抬头,邂逅了悠远的南山;

夕阳西下,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山色十分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0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0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菊花)

傲冷霜而怒放

寄托高洁情致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龚自珍

“晋陶渊明独爱菊。”

——周敦颐

0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现归隐田园后的闲情雅致。

表达隐逸之情致。

“东篱”:

“南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穆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