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舞蹈史复习题.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中国舞蹈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龟兹在今新疆库

车县一带,龟兹地区乐舞十分繁盛。

2、白纻舞:原是三国吴地的民间歌舞,因白色纻麻舞衣而得名。

白纻舞以舞袖为特征,不仅是表演性舞蹈还用于娱神祭祀。

3、清商乐舞: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4、宋代队舞:是以唐代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结构,

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在宋代属于这种形式

类别的歌舞包括宫廷队舞、大曲歌舞、转踏。

5、元代乐队:元代宴享乐舞称之为乐队,它包括《乐音王队》、

《寿星队》、《礼乐队》、《说法队》,每队像宋代队舞那样包括十

个小队。

6、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节舞蹈。席间一人舞罢,

邀请另一人起舞。属,邀请之意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特别

讲究仪容仪态。到了唐朝以舞相属之风更盛,人们将跳舞视为抒

情怡乐的快事。

7、胡乐胡舞: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胡乐

胡舞即指西北少数民族的乐舞。

8、建鼓舞:建即竖立的意思,建鼓就是以木柱穿挂鼓的腰部将

鼓竖立起来,鼓面直立,乐人一边击鼓一边舞蹈,其名是舞蹈史

学家依其形式而命名的。

9、东海黄公汉:东海黄公是汉代著名的情节舞,以歌舞表达简

单的故事。东海黄公开创了中国古典戏剧的先河,舞蹈过程中的

人兽相斗的武打和幻术以及特技表演可视为中国以舞说戏、依戏

做舞的中国戏曲形式的开端。

10、纪功舞蹈:纪功舞蹈是反映和歌颂统治者功绩的舞蹈。

11、制礼作乐:以不同规格的示舞作为划分不同等级的标志之一,

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

12、文舞:文舞是歌颂历代封建帝王文德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时

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异的歌词内容,

13、“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

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

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百戏”有

时也叫“角抵”、“大角抵”、“角抵奇戏”

14、健舞凡舞蹈劲健矫捷、力度较强、雄健猛锐,注重脚下腾

踏跳跃的舞蹈称“剑舞”。

15、“踏歌”“踏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娱性民间舞(在汉

代已有记载)它不是对某一舞蹈的专称,而是古人对以脚踏地为

节,载歌载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的通称。“踏歌”指的是踏地为

节,联袂而舞,边舞边歌的舞蹈形式。

16、学堂歌舞:在学堂中把歌舞作为教育课程

17、阴康氏之乐:原始舞蹈中,还有祛病强身,防治疾病的舞蹈。

炎黄二帝之前,流传着《阴康氏之乐》,是专门祛除阴湿,加强

血脉流畅的舞蹈

18、葛天氏之葛天氏之乐是古乐名。《吕氏春秋·古乐》:“昔

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

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

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载民”的“载”字当“始”讲。这一

阙似乎是歌咏祖先的由来,“玄鸟”当是一种传说。以下接着歌

咏草木、五谷的生长。这首古乐总的说来是反映生产劳动和原始

宗教信仰。它有歌有舞,“投足”是一种舞姿,手里拿着牛尾,

象征着耕作的动作。

19、礼崩乐坏:春秋战国初期,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周初精心

建立起来的“礼乐政治”出现了危机,致使“礼崩乐坏”的局面

逐渐形成,“礼崩”是指周礼崩溃,由于礼乐之间固有的内在联

系“礼崩”自然要引起“乐坏”,“乐坏”是基于维护周礼立场

上言指的西周雅乐被民间乐舞扰乱破坏,涌入宫廷、贵族之家,

冲击着雅乐的统治地位,形成这样的关系,除“礼崩”的原因之

外,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无关系。

20、郑卫之音;即郑、卫两国(河南中部与东部)保存了丰富的

民间音乐。这一地区早期是商民族聚集区。武王伐纣灭商后,将

其一分为二,分别建立诸侯国,以监视殷商遗民,防其作乱。但

武王死后,三国勾结叛乱,周公旦率军镇压,并将该地分封于康

叔(武王之弟),永久监管。因此,可以说“郑卫之音”,实际

上就是保留了商民族音乐传统的“前朝遗声”。由于它表达感情

的奔放、热烈和大胆,也内含着某种团聚意识,因而使独宗于“雅

乐”的周王室及其维护者对其常常加以排斥和否定。

21、吴歌西曲:江南吴歌,荆楚西声。“吴歌”“西曲”是盛行

于长江流域的南方歌舞,是南朝清商女乐的新作,是有歌、有曲、

有舞的民间乐舞形式,在南朝宋以后特别兴盛。(反映男女爱情

居多,风格大多数婉丽、悱恻、闲雅、舒曼)

22、《六大舞》是周初整理前代的《云门》、《大章》、《大韶》、《大

夏》、《大濩》等五个乐舞加上当朝新作《大武》组合而成。

23、《大武》分六段,含有诗、乐、舞,是一个综合的大型男子

文档评论(0)

传兵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