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5226_T250-2024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DB5226_T250-2024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16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250-2024

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4-03-28发布2024-04-28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26/T25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谌金吾、李威、王正文、王杰、李星、石远洋、孙燕来、黄胜先、陆玉胜、李

琳琪、孙厚静、袁晓娟、郭显会、陆兰芳、张仁美、刘运平、李膳利。

I

DB5226/T250-2024

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测报调查、发生期预测、农事活动记载、

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蓝莓巢蛾

属鳞翅目巢蛾科,幼虫蛀蚀蓝莓茎尖,引起茎尖萎蔫、枯死、焦黑等症状,生产上俗称蓝莓“黑头

病”的害虫。

4测报调查

4.1被害新梢调查

4.1.1调查时间

巢蛾卵孵化高峰期7d后入园调查。

4.1.2危害程度

根据巢蛾幼虫对蓝莓新梢的危害症状分为4个等级,危害程度分级见附录A。

4.1.3调查方法

选取不低于1hm2的蓝莓园,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定位调查5株,在每株的东、南、西、北、中

五个方向各抽查5枝(共25株),每5d调查1次,直至无新危害嫩梢。新梢被害率按附录B中公式(B.1)

计算。被害新梢调查结果填入附录B表B.1。

1

DB5226/T250-2024

4.2卵量和孵化进度调查

4.2.1调查时间

各代卵发生初期,每2d调查一次。

4.2.2调查方法

选择不低于1hm2连片蓝莓园,选取其中部0.1hm2区域作为观测基地,按基地形状分成近似相等的

两个观测区。每个观测区分别采用5点定株定向观测法,每点定2株,每株选取东、南、西、北、中共

5个枝条挂牌观测,2d调查一次,记录叶片上卵块的总数、被寄生数及孵化数,卵块寄生率按附录B

公式(B.2)计算,卵块孵化率按附录B公式(B.3)计算,填入附录B中的表B.2。

4.3幼虫密度和发育进度调查

4.3.1调查时间

各代卵孵化初期,每3d调查一次,至幼虫化蛹。

4.3.2调查方法

选择不低于1hm2的蓝莓园,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连查10株,每株调查东、南、西、

文档评论(0)

nhk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