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5226_T249-2024蓝莓木蠹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DB5226_T249-2024蓝莓木蠹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16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249-2024

蓝莓木蠹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4-03-28发布2024-04-28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26/T249-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虫情监测调查1

5发生期预测预报2

6防控技术2

附录A(资料性)蓝莓木蠹蛾虫情监测调查表5

附录B(资料性)蓝莓木蠹蛾发生期预测法6

I

DB5226/T24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麻江县植物保护技术服务

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威、谌金吾、何炜、范刚强、梁平、粟俊、孙兴旭、王天毅、杨俊、钟燕妮、

孙林、李基稳、刘忠培、张仁美、文光碧、安世花。

II

DB5226/T249-2024

蓝莓木蠹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蓝莓木蠹蛾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虫情监测调查、发生期预测预报、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蓝莓木蠹蛾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木蠹蛾(Cossidae)

属鳞翅目木蠹蛾科昆虫的总称,一种以幼虫危害树木的钻蛀性害虫。

3.2

虫株率

有虫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4虫情监测调查

4.1调查时间

幼虫3月中旬~6月下旬,化蛹7月,成虫8月中旬~9月下旬。

4.2发生程度

虫株率≤5%为轻度发生等级,5%<虫株率≤20%为中度发生等级,虫株率>20%为重度发生等级。

4.3幼虫调查

4.3.1园地普查

普查蓝莓园地,查看树体叶片发黄、根部虫蛀或植株枯死情况,判定有无木蠹蛾。

4.3.2抽样调查

1

DB5226/T249-2024

在确定有木蠹蛾发生的蓝莓基地,每15hm2设置一块0.2hm2的标准样地。在标准样地内,采取五

点取样法,每点连查10株。记录木蠹蛾的虫株数、幼虫数。统计虫口密度、虫株率,填入附录A表

A.1。

4.4化蛹调查

选择中度发生等级至重度发生等级的1hm2蓝莓园,采取五点取样法,每点连查5

文档评论(0)

nhk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