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pdfVIP

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

1.(2分)(2020九下·防城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B.《马说》《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例如《出师表》。

D.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来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就体裁来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2.(2分)《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

命的说法,下面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阎罗来借指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了,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出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怪人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D.使诗歌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1分)

3.(1分)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翡翠飞沫胆怯呻吟掠起苍茫

三句子默写(共1题;共4分)

4.(4分)(2016·莆田)名句默写。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

四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2·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第1页共13页

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ū,或如猛qín展翅欲飞,或如仙女

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jūqín________

憨态可________猛________展翅婀娜多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楚楚动人”中,“楚楚”的意思是________。

(4)这段文字运用拟人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方法,描绘石林千姿百态的景象。

五对比阅读(共1题;共11分)

6.(11分)(2017·邵阳模拟)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虎之力

虎之力,于人不啻(不啻,不止,不只)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

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

而智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