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亚临界水中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解聚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耐氧化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因此,PEN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然而,由于该材料的高结晶度和高熔点,其加工难度较大,不易加工成复杂形状的产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亚临界水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聚合物的分散、溶解、聚合和解聚等反应,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解聚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亚临界水中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解聚反应机制及影响因素,为该材料的加工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内容
1.选择适当的试验条件和方法,制备一定浓度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溶液。
2.利用高压反应釜,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条件下,加入适量的亚临界水,进行解聚反应。
3.考察亚临界水的温度、压力、时间、pH值、溶解度等因素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的影响。
4.使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手段,研究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在亚临界水中的解聚机制。
三、研究方法
1.制备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溶液: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状样品粉碎成细粉,称取适量样品,加入均质器中,并加入一定量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搅拌均匀后放置至室温下,待样品溶解后,过滤去除杂质,得到一定浓度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溶液。
2.解聚反应实验:将制备好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溶液加入预先加热且加入一定量亚临界水的高压反应釜中,控制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解聚反应。
3.分析测试:使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得到的解聚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
四、预期目标
1.确定亚临界水中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的最佳条件。
2.探索亚临界水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的影响机理。
3.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加工提供新思路。
五、研究难点
1.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与亚临界水的相容性和可溶性研究。
2.解聚反应机理的研究。
3.解聚产物的性能分析和表征。
六、拟定计划
1.第一年:制备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溶液,确定解聚反应的基本条件和方法。
2.第二年:探究亚临界水的温度、压力、时间、pH值、溶解度等因素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的影响。
3.第三年:研究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在亚临界水中的解聚机制,并对解聚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
七、参考文献
[1]WidyastutiH,WustoniS,DauriawatiDM,etal.Investigationonthedissolutionbehaviorof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ontogentisicacidinsub-andsupercriticalwatersystem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2012,47(19):6836-6845.
[2]KwonTH,LeeHG,KimMH,etal.Supercriticalwatergasificationofpoly(ethylenenaphthalate)forhydrogenproduction[J].Fuel,2015,140:203-208.
[3]DuX,PengX,LiQ,etal.Effectofsupercriticalwatertreatmentonthestructureofpoly(ethylenenaphthalate)fibers[J].PolymerInternational,2008,57(11):1233-12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L公司生产部门基层员工流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 H公司信息化对业务发展的支持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效应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 两种叶下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 WebNMS平台下的拓扑与发现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 一种新的视皮层颜色编码理论及其视觉应用的开题报告.docx
- RH物业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 中文语料库的分类与检索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 SO42ˉTiO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 Fe-Cr-Ni基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