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城市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第二章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建设

2.1.1夏商周时期城市发展

城市起源u原始社会的居民点

u夏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

城市雏形

u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发展

u秦汉至三国时期的城市发展

城市革新

u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

u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

城市成熟

u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

2.1.1夏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奴隶社会)

n社会基本情况

帝位制度改变

夏禅让制逐渐过渡到父子、兄弟相传的君权世袭

经济发展

商最早的货币——贝“朋”

文字的出现

商象形符号,甲骨文

天文历象

商一年、12月、4季、三旬

城市

夏《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夏禹始定都于阳城(河南登封),启迁至阳翟(河南禹县),

太康定都斟寻(河南巩县),夏桀居洛(河南华阴至洛阳)

商成汤(西亳-河南偃师县)

2.1.1夏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奴隶社会)

n夏商城市建设

I.西亳(河南偃师县尸乡沟商城遗址)

规划布局特点:

城市平面为矩形

宫城居中

城垣(外城墙基40米

内城城垣高0.2-0.6米)

护城河

道路,车辙(我国已

知最早使用车辆历史)

2.1.1夏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奴隶社会)

n夏商城市建设

II.郑州商城

规划布局特点:

夯土城墙

内城外郭

内城:东北为宫廷区

北面为手工作坊

南面为居住区

外郭:手工业区

墓葬区

图片来源:《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2.1.1夏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奴隶社会)

n夏商城市建设

III.殷墟(安阳小屯村)

我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和出图文字印证并被考古发掘证实的

都城遗址

规划布局特点:

规模达30k㎡

南部宫廷区

北部王陵区

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

(呈环状分层放射式)

居住区呈点状分布

王畿规划

2.1.1夏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奴隶社会)

n周代城市建设(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严格的等级制度、上下隶从制度

裂土分茅的土地分封制度

鲜于管国(河南郑州)叔度于蔡国(河南上蔡县)保卫京城

周公子于鲁(山东曲阜)师尚父子于齐(山东营丘县)镇压山东殷

朝遗民

召公子于燕(河北蓟县)扩展势力

都邑建设制度——营国制度

2.1.1夏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奴隶社会)

n周代城市建设

I.鲁故城遗址(山东曲阜)

规划布局特点:

规模方7里

平面矩形

内、中、外三道城垣

大城中央有宫室遗址

11处城门东西北各三处

纵横门道宽7-15米

文档评论(0)

达芬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免责声明: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不得从事商业活动,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