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西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70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起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容积负荷过大所致的一种心脏疾病。该疾病病因复杂,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心脏疾病患者,因病情进展速度快,死亡率高,而被列为心脏病死亡率的第一位。
西方医学常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方法主要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酰胺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仍会存在很多问题。
而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则是以证候为基础,采用中药、针灸等治疗手段针对个体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应用广泛,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因此,本课题拟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7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究中西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优势,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
1.探究中西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
3.明确中西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优势。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70例在本院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0-70岁之间。确诊标准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定义与诊断标准进行。
2.研究组成
研究期为6个月,选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35例)和中西结合治疗组(35例),每组患者数量相等。
3.研究方法
3.1西医治疗组:采用标准的西医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用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脏功能的稳定。
3.2中西结合治疗组:采用中医中药及西医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其中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并给予针灸、中药汤剂、推拿按摩等治疗。
4.研究指标与观察
4.1研究指标:
*基本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心功能评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
*临床疗效:采用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安全性评估:按照WHO的不良反应分类标准评估。
4.2观察
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病情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信息。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将被揭晓。
中医药的特点是以辨证施治,针对个体差异给予全面治疗,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特点。有证据显示,西医药和中医药的疗效并用,有助于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最终,本研究的结论将为相关临床中心提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