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7 主观题——鉴赏艺术技巧(教师版)-备战2024年高考散文阅读常考精品.pdfVIP

散文阅读7 主观题——鉴赏艺术技巧(教师版)-备战2024年高考散文阅读常考精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文阅读之鉴赏艺术技巧

欣赏艺术技巧既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这类考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

鉴赏能力,要求较高。就散文艺术技巧而言,高考常以表达技巧鉴赏和语言特色鉴赏两类题

型进行考查。

对于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

彻分析。

突破一鉴赏表达技巧

一、知识了解

“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如表达方式运用技

巧、表现手法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技巧、行文技巧等等。

二、命题角度

1、审题定向。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人

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题干示例。

(1)(2020·天津卷)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线条之美》)

(2)(2019·天津卷)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3)(2018·天津卷)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虹关何

处落徽墨》)

(4)(2016·北京卷)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

句加以赏析。(《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5)(2015·山东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四堡雕版》)

三、解题通法

【答题模板】——鉴赏艺术技巧

第一步:点明手法。要指出文章或者某段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或者根据题干的要求准确

定位。

第二步:分析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

第三步:概括效果。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概括出表达技巧的

表达效果。

【解题技巧】

1、审题型

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

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

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词句。

2、审范围

审所给的材料是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的。审清这一点

对答题尤为重要。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文,则首

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首先”表明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

角度不考虑。

3、审角度

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

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

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8·浙江卷)《汴京的星河》)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的

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

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

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

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

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

答案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

有合。②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

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解析】

这是一道明考型的表达技巧鉴赏题。

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10个“一”写了什么内容,然后结合画波浪线部分在文章中的位

置考虑跟上文的关系,最后思考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

小木楼”“一根长竹竿”“一盏八角宫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等描绘出了一幅作

者猛然间发现的汴京城的优美星河图,与上文提到的“古人观灯”和“无数次揣想过《东京

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相呼应,古今对照,现实与想象对照;同时这一安谧祥和的图景与

上文熙熙攘攘的图景对照,就使得文章思路自由出入于古今,动静相衬,开合有度,韵味十

足。

【总述】

分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

1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