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组织与赋役征发、社会治理的关系,加强对中央、地方协调运转的认识。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经济变迁,深刻认识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涵养家国情怀。课标要求:
时空坐标战国户籍制度秦朝汉代两晋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基层治理社会救济制定户籍分类登记制度编户制度黄籍、白籍“大索貌阅”主户与客户“诸色户计”黄册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什伍组织;鸠杖;常平仓制度邻保制度养病坊保甲制福田院族内救助兴起众济院里甲制保甲制养济院慈善组织兴起
本课导入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五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州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已达到667间,遍布五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战国至秦汉时期(1)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秦献公对内采取废除人殉制度、迁都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武屯乡附近)、建立商市等措施对奴隶制度进行改革,同时采取编制户籍、推广县制等措施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削弱奴隶制度,改变了秦国“国乱兵弱而君主卑弱”的局面。对外积极备战东伐,与中原的魏国、韩国、赵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并取得一些胜利,在石门之战中取胜后,得到天子称贺、六国致礼,提升了秦国的地位,史称“献公称伯”。知识延伸
知识延伸战国时期,随着国家规模不断扩大,其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国家开始大规模的编排民户并制定户籍。这与正在形成的集权制国家的军事、政治、赋役制度的相联系,反映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加强,从而为也为专制集权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的原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战国至秦汉时期(3)汉朝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③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从公元前770年到前222年,五百多年间,强并弱,大并小,战争没有间断。在这一过程中,春秋时代的封建诸侯国家,一步一步凝聚为战国时代的君主国家,国家遂得以有效地控制资源,动员其人力,成为组织严密的战斗体。这种户籍制度十分严密,记录了民众的住所,姓名、年龄、财产等信息。对于古代社会来讲,这有利于国家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从而保证税收和政权的稳定。但从另一面来看,它限制了人口流动和职业选择,并附加了沉重的劳役和赋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交流和经济发展。汉承秦制,刘邦建国后立即恢复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令脱籍(离开户籍地)之人回归故里,并重新登记户籍。政府为了及时征收口赋(人头税)和算赋(军事税),还要严格登记资产,如奴婢的人数和年龄、田宅的大小、牲畜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产工具。汉代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采取了多项措施,汉武帝之后中国正式进入“编户齐民”的郡县制社会。知识延伸
知识延伸全面认识西汉的编户制度含义西汉政府为控制人口流动和确保赋税征收,把民户按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编户制度。对编户的限制编户不得无故迁移,如果擅自流亡,抓到就要罚作官奴。编户有田租(即土地税)、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更赋、徭役和兵役等。编户农民的负担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特点①对西汉的经济恢复起到过重要作用②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③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影响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2、两晋南朝时期西晋重建户籍,以黄纸等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前期对南方土著居民仍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为“土断”,使白籍人口土箸化,承担赋役。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3、隋唐时期(1)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种植花生.docx VIP
-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pptx VIP
- 塔吊信号工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某大学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报告》19000字.docx VIP
- DZT 0295-2016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pdf VIP
- 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处理措施.doc VIP
- 《铁血丹心》完美演奏版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_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VIP
- 海南省公安厅辅警真题.pdf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全套PPT课件教案讲义.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