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65.020.01
CCS
FORMTEXTB05
FORMTEXT34
FORMTEXT安徽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34/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ofdataacquisitionforricedroughtresistancephysiologicalindexes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4/T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4/TXXXX—XXXX
PAGEI
PAGE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军、王士梅、孔令娟、王冠军、饶元、李科、张友华、刘飞、高琪娟、朱倩、王雪珂、储成鹏。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4/T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4/TXXXX—XXXX
PAGE1
PAGE1
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要求,包括数据采集对象、采集方法、采集内容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30269.2-2013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第2部分:术语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2863节水抗旱稻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抗旱稻Droughtresistantrice
具有抗旱特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性生理指标Physiologicalindicatorsofdroughtresistance
水稻品种抗旱特性的生理指标。
采集点Collectionpoint
种植具有抗旱特性水稻的试验桶,也称鉴定位。
传感器网络Sensornetwork
利用传感器网络结点及其他网络基础设施,对物理世界进行信息采集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化信息系统。
智能设备接口系统Intelligentdeviceinterfacesystem
具有通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协议转换等功能的接口系统。
4数据采集系统
4.1采集体系
采集点分为水稻抗旱性鉴定试验区域和对照区域。采集系统为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的抗旱性的鉴定提供数据支撑。采集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采集系统总体架构图
4.2基本参数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备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硬件设备基本参数
设备
参数名称
参数
传感器
水分量程
0%~100%
温度量程
-40℃~+80℃
水分精度
±2%
温度精度
±0.5℃
波特率
4800bps
响应时间
1s
环境监控主机
通信接口
RS-485从站接口
响应时间
≤0.2s
数据上传间隔
200ms
RS485接口通信距离
≥2000m
4.3采集点部署
根据水稻抗旱性鉴定试验设计,确定采集点数量,采集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空间距离,以确保数据的独立性。
4.4数据格式
监测的指标有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叶面温度、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
表2检测指标说明
监测指标
监测数据说明
监测仪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广西地方标准《进境鲜菠萝蜜检疫熏蒸操作技术规程》专家征求意见表.docx
- 3.广西地方标准《瑶浴粉加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表.docx
- 3.广西地方标准《注册饲养场供港澳活猪管理规程》征求意见表.docx
- 3.医疗机构“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指南(征求意见表).docx
- 3《不动产登记税收接口规范》安徽省地方标准意见反馈表.docx
- 3《冻煮海参》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 3-《金枪鱼罐头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外文版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 3《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征求意见表.docx
- 3-《智慧景区要求与评价》-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 3【征求意见稿】电梯物联网运行监测技术规范20230504(3).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