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4).pdfVIP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4).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二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

第31首雁门太守行

1.诗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

向日金鳞开。

2.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并用浓重的色彩渲染出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悲壮场面的句子

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运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4.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选取两个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2分)

【答案】示例一:我选“黑”和“金”。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

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意思对即可。2分)

示例二:我选“燕脂”和“紫”。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意思对即可。2分)

5.请从炼字的角度对尾联进行赏析。(2分)

【答案】示例一:“报”字表现了将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

为国献身的精神。(意思对即可。2分)

示例二:“死”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意思对即可。2分)

6.本诗豪迈奔放,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2分)

【答案】示例: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描绘战况之惨烈。

最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意思对即可。

2分)

第32首赤壁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前朝遗物很自然地引起对历史的咏叹的一句是:折戟沉沙铁未

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曲折地反映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的句子是:东风

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歌前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借一根折断的铁戟兴起对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的思索,为下文咏史抒情做铺垫。(意

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②表达诗人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

郁不平之气与激愤之情。(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5.这首诗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请举一例,解读这种手法在诗中的运用。(2分)

【答案】示例一:从一件沉埋沙底、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1分)引发诗人对历史重大事

件和前朝人物的慨叹。(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示例二:以东吴美女“大乔”“小乔”的个人命运,暗指赤壁之战吴魏双方形势的变化,(1分)

劝诫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或含蓄表达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1

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第33首渔家傲

1.表现词人对生活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向往的句子是: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词中为读者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海天一色的图卷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

转千帆舞。

3.写词人空有一腔才情,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的句子是: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

句。

4.这首词在一开头便写梦中所见景象,请分析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的遭遇作鲜明对照,(1分)表达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人生际遇

坎坷的感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1分)(共2分)

5.近人梁启超评此词:“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从场景角度赏析其豪放的艺

术风格。(2分)

【答案】示例一:选取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

接图,意境阔大,风格豪迈。

示例二:借用庄子

文档评论(0)

181****27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