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古诗词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的情感审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轼借“明月”表达对世人真诚的祝福;《黄鹤楼》中的“,”,崔颢借“白云”表达对世事变化的感慨;《竹石》中的“,”,郑燮托“岩竹”表明刚正不阿的骨气。
(2)少年,正如《论语》云:“,”,我们应珍惜时光,不负韶华。我们还要把精神追求置于物质满足之上,正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就不在意物质的匮乏。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fǔ。
好。那么,走罢!
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shǐ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这名文便即传遍了全城,人人当作有趣的话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爱fǔ()似()乎诟()病众shǐ()之的
(2)上述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填篇名)。为了躲避流言,作者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按照求学的经历,作者就读的学校依次为、、(填字母)。(4分)
(3)作者在《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一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请从衍太太、范爱农中任选一个人物,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4分)
示例:藤野先生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他向鲁迅传授了很多知识,给鲁迅真诚的帮助和关心,鲁迅对他充满了尊敬与感激。
3.复兴学校开展“家风智慧生动讲述”主题教育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3分)
(1)下面是小语同学拟写的一段关于“家风”的文字,请你帮她修改。(6分)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家风建设。几千年积淀的家风文化中,既有献之习书、
【甲】、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有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文化名家的家训,
【乙】这些故事、家训无不传递出仁爱、勤勉、诚信……等美好品质,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语文(B·共4页)第1页
家教智慧。【丙】新形势下,我们要弘扬家风文化,以全社会的好风气支撑起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
①请结合语境,在【甲】处补写两个典故。(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2)家风文化中“德勤孝义”“和善信诚”的理念在右边这幅对联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幅对联采用的字体是,这种字体给人的感觉是。(3分)
(3)活动结束后,校报记者小文同学对校长进行了专访。请结合语境,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文:校长您好,我是校报记者小文。
校长:小文同学,你好。
小文:感谢您接受采访。请问,①?
校长:学校开展这项活动,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小文:②?
校长:下一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