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书论——陈绎曾《翰林要诀》.docVIP

深入解读书论——陈绎曾《翰林要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入解读书论——陈绎曾《翰林要诀》

陈绎曾,元代元统至元年间书法家。字伯敷,处州(今属浙江)人。[此从《元史》说,《元诗选》作归安(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官至国子助教。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疏,多能成诵,文辞汪洋浩博,与陈旅齐名。又善真草篆书,著有《文说》、《文筌》、《行文小谱》。

《翰林要诀》一卷,分十二章:一执笔法,二血法,三骨法,四筋法,五肉法,六平法,七直法,八圆法,九方法,十分布法,十一变法,十二法书。各法中俱立种种名目,有本于前人者,有其自创者。前人论书颇以此书为重,也有以为此书涉于繁琐,徒令学者目眩神昏不知所主。姑备一说,未可墨守。

原文:第一执笔法

擫大指骨下节下端用力,砍直如提千钧。

捺食推著中节旁。此上二指主力。

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下。

揭名指著指外爪肉际揭笔上。

抵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中指钩笔,名指拒定。此上二指主转运。

导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小指送名指过左。此上一指主来往。

右名拨镫法,拨者笔管著中指名指尖,圆活易转动也。镫即马镫,笔管直则虎口间如马镫也。足踏马镫浅,则易出入;手执笔管浅,则易转动也。

右指法。

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

提腕肘著案而虚提手腕。

悬腕悬著空中最有力。(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瞑目伸臂曰:胆、胆、胆。)

右腕法。

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

右手法。

撮管以拨橙指法撮管头,大字草书宜用之,书壁尤佳。

镞(扌部,同促)管以大指小指倒垂执管,促三指攒之,就地书大幅屏障。

捻管大指与中三指捻管头书之,侧立案左,书长幅钓字。

握管四指中节握管,沈著有力,书诰勅牓疏。

译文:第一执笔法

擫:大指的骨下节下端用力,如同提起千钧重物般笔直。

捺:食指的中节旁用力。以上两指是执笔的主要力量。

钩:中指用指尖钩住笔。

揭:无名指用指外肉际处将笔向上揭起。

抵:无名指揭笔时,中指抵住笔管。

拒:中指钩笔时,无名指稳定地拒绝笔的移动。以上两指主要负责笔画的转运。

导:小指引导无名指向右移动。

送:小指送无名指向左移动。这一指主要负责笔画的来回移动。

右名拨镫法:拨是指笔管倚靠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上,这样笔管更易于转动。镫即马镫,笔管直则虎口间如同马镫一样。脚浅踏马镫则易于出入;手浅执笔管则易于转动。

右指法:

枕腕:用左手枕在右手腕下。

提腕:肘部放在桌上,手腕轻轻提起。

悬腕:手腕悬在空中书写最有力量。(当代只有鲜于郎中擅长悬腕书法,我向他请教时,他闭目伸臂说:胆、胆、胆。)

右腕法:

一般来说,学书法时,手指要实,掌心要虚,笔管要直,心思要圆融。

右手法:

撮管:用拨橙指法撮住笔管头,写大字草书时适用,尤其适合在墙壁上书写。

镞管:用大拇指和小指倒垂执管,三指促之紧攒,在地上书写大幅屏障。

捻管:用大拇指和中三指捻住笔管头书写,侧身立在案左,书写长幅钓字。

握管:四指的中节握住笔管,书写时沉著有力,适用于书写诰勅牓疏。

原文:第二血法

蹲七分三折,管直心圆。

驻七分力到水聚。

提三分大指下节骨竦水下。

捺九分力满。

过十分疾过。

抢各有分数,圆蹲直抢,偏蹲侧抢,出锋空抢。

衄三分三摇笔杀力。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枪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

译文:以下是这段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第二血法

蹲:书写时,笔锋应呈七分弯曲三折之态,笔管直挺,笔心圆满。

驻:在书写过程中,笔锋要有七分力度,使墨水聚于笔端。

提:提笔时,大拇指下节的骨头微微提起,将余下的三分墨水引入纸中。

捺:书写捺画时,力度要满至九分。

过:书写过程中,过渡的笔画要十分迅速,如疾飞之鸟、惊走之蛇,力度自然,不可稍有凝滞。

抢:抢笔时,根据字形的不同,有各自的分数要求。圆蹲则直抢,偏蹲则侧抢,出锋处需空抢。

衄:衄笔时,三分力度,通过三次摇动笔锋来减弱力度。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字是由墨构成的,而墨则是由水调和而成的,因此水可以说是字的血液。

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笔尖一旦沾水,书写一点之后,墨水就已经开始变干了。

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水墨都藏在笔毫的副毫之中。当笔锋下蹲时,墨水便流下;驻笔时,墨水则聚于笔端;提笔时,墨水则完全渗透入纸中。

捺以匀之,枪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书写捺画时,要均匀用力;书写枪画时,要果断有力,有时也用于补充笔画;衄笔则用于使笔画更加圆润。

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过渡笔画的书写速度要快,如同飞鸟和惊蛇一般迅速,力度要自然,不可稍有停顿,且不应多次重复修改。

第三骨法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